本报讯(记者 李海)“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一直在关注民生,字字句句都说到了老百姓的心坎儿里,不仅可操作性强,而且有许多创新的提法,是一个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好报告。”3月10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河南代表团驻地,全国人大代表、省慈善总会副会长周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总理在报告中说‘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开发,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这给老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信心和动力。”

“大别山区既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又有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现在,我们提出要弘扬大别山精神,这种精神应该融入脱贫攻坚当中,精准扶贫离不开‘文化致富’。”周森说,随着农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一些地方传统陋习滋长蔓延,给农民群众带来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负担,移风易俗势在必行。而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不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涵育文明新风,在推动农民“增收入”“富口袋”的同时,同步推进“健精神”“富脑袋”。

“我提出的第一个建议是《关于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民俗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建议》,建议一方面实施乡村文化旅游富民工程,在试点贫困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要建设或打造一批具有豫南特色的旅游名镇名村,同时积极扶持开展运动休闲、赛事观赏、山野户外和民俗民间体育等旅游项目及活动。另一方面,建议实施旅游商品品牌建设工程,加大对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和老字号旅游纪念品、特色手工艺品开发支持力度。此外,我还应像重视教育工作一样抓贫困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地区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补助标准,加大贫困地区人才培养,出台引导文化创意和设计、文化经营管理、专业艺术等高端文化人才到基层服务的政策,帮助贫困地区培养一批文化人才。”

“第二个建议是关于将传统文化产业纳入‘一带一路’国家发展规划的。当前,我国的文化企业多数业务发展方向集中在国内,文化交流也多集中在国内文化领域,很少有企业能够真正‘走出去’。建议聚焦国内外重大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增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并逐步摆脱本土消费的生产倾向,更多从国外文化市场的角度开发文化产品。同时,在文化产业‘引进来’与‘走出去’的过程中实现文化的相互欣赏和融合,在尊重当地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文化产品的创新设计。”

周森告诉记者,年前他多次到光山县、新县、商城县等地走访调研精准扶贫工作,看到脱贫户们生产生活的巨大变化后十分兴奋,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扶贫必扶智”的重要性。“‘治贫’必先‘治愚’。精准扶贫,文化扶贫应先行一步。我们当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实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推动农村青年和农村群众的观念更新,逐渐提高贫困群体的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贫困户稳定持久脱贫。”周森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