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向炜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胡尔红创业路上的故事一直是围绕着羽毛做文章。这位来自商城县鄢岗镇阮岗村的青年出于对羽毛制品的喜爱,从苏州轻工业学院毕业后,卷着被褥就到了苏州某家羽毛工艺品厂打杂工。他的勤劳和诚实得到了工厂老板的肯定和青睐,不到半年时间就提拔他担任车间主任,一干就是5年,积攒了4万元。
5年的历练,让他有机会接触到羽毛工艺品制作这一行业。巨大的利润空间让他怦然心动,他想:“自己的家乡地处大别山区,几乎家家都养鸡、鸭、鹅,如果回去办个羽毛制品厂,自己当老板,不是更好吗?”
心动立即行动。2002年,带着满腹的工艺品生产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和4万元现金的他,开始了返乡创业:租厂房、买原料、招工人,半个多月的时间,胡尔红办起了一个小作坊的羽毛工艺品加工厂。刚开始有点起色,哪知道很快就遭遇到了2003年“非典”和2004年禽流感,两次大折腾,生产出来的羽毛工艺品无市场、无行情,高价进来的原材料变成了低价卖出去的产品,生意一赔再赔。“最困难的时候,说句实话,几乎连糊口的钱都没有了。”
即使如此,胡尔红没有想过要放弃,2005年,他看准了工艺羽毛行业,便求亲靠友、东拉西借,甚至采取用房产抵借贷、股份合作等方式筹集资金,凑齐400万元,在双椿铺镇民营工业园区征得15亩土地,建起商城县尔宏羽毛工艺有限公司。
公司创立之初,汲取之前的市场大波动,他给公司发展定下了目标:立足中国,走向世界。为了早日实现这个目标,他做到三个坚持:坚持学习,只有不断增强自身本领,才能与世界接轨,才能获得更多的经营信息和发展机遇;坚持诚信,有了诚信就会有过硬的产品质量,有了诚信就会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和发展商机;坚持创新,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产品才能占领更加广阔的销售市场。
多年如一日的“三个坚持”,公司逐步组建了自己的科研队伍。目前该公司由单品种企业已发展成为多品企业,产品翻新快、花样多、市场广。产品规模日益壮大:6个分厂8个生产厂家,生产车间总面积达4500平方米。中层管理人员由起初5人发展到30人,分别管理生产、销售、培训等各个环节,公司管理已步入正规化。目前该公司已拥有职工1000余人,其中熟练工占95%以上,青年职工占70%,技术和年龄结构更加合理。
当年胡尔红办厂定下的目标也成为现实:公司生产的工艺羽毛产品达百种,70%销往欧洲、东南亚等地,供各种大小聚会活动所用。
在公司逐渐走向发展正轨的同时,胡尔红又开始思考:不能自己一个人发展,要带着大家一起致富。他首先从帮助厂里职工谋利益着手,除了用在公司的滚动发展上,他把绝大部分利益收入让给了广大职工, 1000余名职工,月平均工资都在900元以上。别看钱不算多,但是对于工厂里大多数未脱贫的工人来讲,他们日常的生活来源就只有种田种地,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也挣不到多少钱。在进入工厂之后,不仅工作轻松,还能补贴家用,本着多劳多得的原则,努力工作的人脱贫致富完全有可能。
对于羽毛工艺品的前景,胡尔红信心十足:其实我还有更多的思路和想法,化装舞会和家庭舞会的面具在国外戴的比较多,这是很大的一个消费品。各种面具的款式和各种各样的羽毛工艺品,在美国、加拿大等欧美国家一直非常流行,如果能够组建企业集团,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实现原料采购、产品加工、销售(出口)一体化经营,走规模化经营、品牌化生产、集约化发展的路子,可以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有序竞争、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有望激活整个行业,赢得更大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