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靖 袁野

在光山,有个远近闻名的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行走在园内主干道上,电商培训中心、网销产品供货中心、物流企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依次排开,形成了一条龙式的网商产业链。

就从这里,走出了一大批农村电商创业者,实现从线上到线下,从境内到境外的华丽转身。该县斛山乡梅岗村村民张虹就是其中的一个。

立春后,气温渐暖,羽绒服销售进入传统意义上的淡季。来到张虹所在的光山县跨境电商创客中心,这里的羽绒销售依然繁忙。

“通过速卖通跨境平台,羽绒服一年四季都能热卖。”张虹一边忙着检查童装羽绒服,一边告诉记者。经过仔细查验后,这件蓝色的羽绒服即将漂洋过海到荷兰。

与县里许多电商创业者一样,张虹一开始从事羽绒服实品店销售,每年秋季去上海做光山羽绒展销。随着电商的崛起,线下的羽绒服销售日益激烈,她开始琢磨如何扩大销售渠道。2016年5月,在村里看到光山举办首届跨境电商培训班的招生广告后,张虹便试着报了名。

经过培训和政策帮扶,从去年8月开始,她在县里的跨境电商创客中心开起了跨境网店。开网店容易,但想要通过“卖全球”赚钱,却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要想卖出商品,语言沟通是一大难。”张虹说,因为不懂英文,刚开始遇到不少困难,页面和产品介绍都是英文,每一个单词都需要通过百度翻译、查字典,面对俄罗斯、乌克兰等非英语客户的询问、留言,更是无比焦急。“只能一切从头学,我今年43岁还不晚。”

去年“双十一”期间,网店迎来了150多单的境外订单。顺利交易订单后,张虹还得到了不少客户的好评,让她信心倍增。尽管起步晚,前期一些营销投入大、再除去物流和商品的成本,现在的利润还比较薄。“但跨境电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县里有很好的帮扶政策,我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做好,打开更多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