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海)2月23日上午,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座谈会在平桥区郝堂村召开。座谈会围绕现代化背景下的农村价值和建设什么样的美丽乡村、怎样建设美丽乡村等重大问题,交流经验、查找问题、研究对策。市委书记乔新江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遵循规律、科学规划、注重结合、补齐短板,努力把新农村建设成为“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走出一条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农村实际的新路子。

市委副书记刘国栋主持会议。市领导王新会、曹新博出席会议。

乔新江说,近年来,我市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了一批有特色、有底蕴的美丽乡村,形成了“郝堂现象”等宝贵经验,得到中央、省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了强烈反响,树立了示范标杆。特别是2月9日的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报道郝堂美丽乡村建设成效,这不仅体现出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方向符合中央要求、顺应发展大势,也为我们进一步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增添了信心和动力。

乔新江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建设美丽乡村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强调“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乡村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等等,这些重要论述充分揭示了建设美丽乡村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乔新江强调,建设美丽乡村,既是时代必然、责任所在、群众期待,也是加快发展所需、改善民生所需、脱贫攻坚所需、传承乡村文化所需。我们召开这次座谈会,就是要总结归纳我市郝堂等美丽乡村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努力使之可复制、可推广。这些经验主要体现在“四个好”上:一是有一个好理念,就是尊重规律、以人为本、走群众路线。二是有一条好路子,就是走规划先行、产业为基、示范带动、完善服务的建设路子。三是有一套好机制,就是坚持政府引导、专家指导、群众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建设机制。四是有一个好氛围,就是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单位部门的团结协作、村支两委的坚强堡垒作用,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只要我们把这些经验在我市适宜的乡村进行推广,建设更多环境优美、生活宜居、产业多元、服务功能完善的美丽乡村,真正让村民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幸福生活,信阳的农村发展就大有希望,我们的脱贫攻坚就有了坚实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有了根本保障。

就进一步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乔新江强调,一要遵循规律。一方面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突出乡村特色、乡村本色、乡村绿色,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真正“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另一方面,要遵循群众工作规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走好群众路线,把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出来,真正让农民成为农村建设的主体。

二要科学规划。重点要从区域性、整体性、系统性上科学规划、通盘考虑美丽乡村建设。既要因地制宜做好村庄布局规划,突出规划的前瞻性,避免资源浪费,又要围绕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规划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

三要注重结合。要与脱贫攻坚战相结合,大力推广“美丽乡村建设+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通过扶志、扶智、扶产,增强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把发展产业作为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以绿色引领农业农村发展;要与环境综合整治相结合,围绕构建农村“山水林田湖+人居”体系,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真正把其建成和谐美丽、宜居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乡村。

四要补齐短板。要补齐集体经济的短板,既要加大投入,做好资金整合和创新资金投入方式等工作,又要提升农村靠自身力量发展村级经济的能力;要补齐乡村治理的短板,通过提升村民自治能力、环境治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真正让农村更和谐、更美丽、更有价值,真正让农民更有尊严、更有想头、更有奔头;要补齐产业发展的短板,全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推动三产融合,提升农业发展层次;要补齐乡村文化的短板,坚持建设与保护、培育与传承相结合,注重延续乡村的风情特色和文化血脉,推动文化与建设互融互促,让美丽乡村的美更具亲和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座谈会上,市直有关部门和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典型示范村的负责同志及部分专家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作了发言。

会前,参会人员还实地考察了郝堂村美丽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