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本富(右)正在给蓝莓剪枝。

本报记者 曹新俊 孙浩然 文/图

“你们看,这个是老枝,得剪掉,那边的弱枝也得剪掉。只有剪掉这些老枝、弱枝以及病枝,才能让蓝莓透光、通风,才能控制产量、保证品质。”2月19日,在浉河区东双河镇徐洼村骏翔蓝莓园里,正在劳作的“园主”龚本富向记者介绍起蓝莓的管理经验。

1982年出生的龚本富,是浉河区东双河镇徐洼村人,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MBA。他于2014年辞去年薪40多万元的工作,从福州回乡创业。

“返乡创业差不多3年了,基本上都是待在农村。每天和乡亲们聊家常,和农业技师谈技术,和合作伙伴话发展,感觉自己又当回了农民。”和记者交谈时,瘦瘦黑黑的龚本富明显少了些都市人的急躁,多了些农村人的沉稳。

为了梦想而努力

2005年从佳木斯大学本科毕业后,龚本富在大连一家国企从事外贸工作。而这次的从业经历,让他接触到了蓝莓,并萌发了一个梦想。

“2006年,一次出差时我见到了蓝莓,才知道蓝莓不但有非常好的食用价值,更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所以,第一次接触到蓝莓,我就萌发了种植蓝莓的梦想。”龚本富告诉记者,他打小就喜欢自由自在的农村生活,当时接触到蓝莓后,就想返乡种植,但当时苦于资金压力,并未实施。

为了积累创业资金,龚本富不断超越自我。“我后来在大连理工读了MBA,又积极努力地工作,收入也不断增长。”龚本富告诉记者,他2013年在福州一家民营企业工作时,年薪能拿到40多万,是名副其实的都市金领。

2014年7月,征得家人同意的龚本富辞职返乡创业,并于当年10月成立了信阳市骏翔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终于圆了自己的蓝莓种植梦。

为了发展而奋斗

“乡亲们听说我一个大学生回乡创业种蓝莓,都很支持,所以土地流转倒是没费多大事。”龚本富告诉记者,乡亲们的支持让他很受鼓舞,他决定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知易行难。虽然土地流转很顺利,但种植技术、发展资金等一系列问题时刻困扰着龚本富。“我是全市第二家引进蓝莓的,第一家只比我早几个月,所以,我当时根本没有什么可以参考的蓝莓种植经验,一切只能靠摸索。”龚本富告诉记者,为了试种蓝莓,他整天待在种植园里钻研技术,虽然皮肤晒黑了,身体累瘦了,但始终不得要领,种植的蓝莓不是成活不了就是十分瘦弱。

“当时只想着钻研蓝莓种植技术,把自己钻到牛角尖里了。”说起以前的事,龚本富有点不好意思。冷静下来的龚本富决定以技术入股的方式,邀请了河工大食品科学硕士龚本前,中科院生态学博士朱师丹等技术人员共同创业。在这些高技术的专业人才支持下,龚本富很快解决了技术难题,并最终选种夏普蓝、莱格西、蜜斯提3个蓝莓品种。

此后,龚本富为了资金问题,打上了以前同事的“主意”,多次前往大连、上海、福州等地,向过去的同事反复宣传蓝莓种植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在他的死缠硬磨下,几位曾经的同事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也让他缓了一口气。

“今年是第三年,第一期种植的50亩蓝莓将大量挂果。”龚本富在蓝莓园里向记者介绍,这些蓝莓将在5月中旬到6月下旬成熟,预计总产量将达30000斤,销售后,不仅能解燃眉之急,还能首次实现盈利。

“现在,创业虽然小有成就,但我内心最愧对的一个人就是我妻子。”龚本富说,创业的3年里,他基本上都待在徐洼村。每周末妻子和孩子从市区回到徐洼村是他最开心的时间。“妻子对我创业非常支持,为了支持我创业受了太多苦,这也是我能坚持下来的最大动力。”一说起妻子,这个坚强的“新农人”眼角已泛出了泪光。

为了乡邻而奉献

龚本富一个有爱的人,这是整个徐洼村人对他的评价。

70岁的杨德志是徐洼村的孤寡老人,每天,他都要到龚本富的蓝莓园里转转。“龚本富这个后生真不错,让我过来帮忙看园子,每月给我1000块钱,逢年过节还给我送吃送喝的。”提起龚本富,杨德志竖起了大拇指。

杨德志只是龚本富帮助的众多贫困户中的一个。记者得知,龚本富主动在他的蓝莓园里安排了杨培孝、杨德志等6个村里最为困难的贫困户就业。如今,在龚本富的帮扶下,杨德志等6人已经在去年年底脱贫。

吕正勤自从下岗后,就回到老家徐洼村开了一家农家乐,但开始生意并不好。吕正琴告诉记者,2016年,龚本富的蓝莓有一部分结果,不少市民慕名来采摘、游玩。龚本富不但主动向他们介绍她家农家乐的饭菜地道,还帮他们带路。因为这次帮助,她的农家乐生意一下打开了局面。

“其实,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能帮一下就帮一下。”龚本富介绍,这些都是小富,公司将以“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如今已初尝甜头的龚本富并没有满足现状:“未来,我们公司将以蓝莓种植为核心,结合服务,加工等,实现蓝莓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