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新俊
近日,朋友打来电话说孩子感冒了,让推荐去市里哪家医院看病。由于本人经常去医院采访,知道市里大医院的儿科基本“人满为患”,再加上感冒也是常见小病,所以向朋友建议去临近的社区医院就诊。
这件事,不禁让我想到上海市早在2011年就推广的家庭医生制度。这些家庭医生都接受过全科医学培训,可以对签约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服务,也可以让签约居民通过预约方式优先获得门诊服务。试想,如果此时这位朋友身边有一位经验丰富、医学知识全面的家庭医生,他也不会因为一个普通感冒要去哪家医院看而犯难,而是直接与家庭医生联系,就能享受到上门看病的服务。
家庭医生这个概念虽然出现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多数人对其却很陌生。即便是普通的感冒发烧,大家也要费尽心思地到大医院挂专家号,却对社区医院、正规诊所、家庭医生等不屑一顾,害怕医术不精会耽误病情,这也让大医院经常出现“排队3小时,看病3分钟”的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导致了医疗资源的不平衡,加剧了长久以来“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更对当前医改中的“分级诊疗”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为改变长久以来居民对家庭医生的偏见,2016年6月,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计委等7部委发布《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对推广家庭医生制度给予了肯定并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同时,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推行顺利,已覆盖所有社区,签约常住居民超过1000万人,签约率达44%。上海等地家庭医生的成功经验,充分展现了家庭医生制度的可行性。
实行家庭医生制度既有国家政策支持,又有成功的经验,因此,我们应该放弃对家庭医生的偏见,为自己和家人请个“健康管家”,以便能够随时随地得到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