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勇

在新县千斤乡喻冲村,提起村民杨四海,大家都说他是个“能人”。之所以说他是个“能人”,就是因为他靠养殖淮南黑猪,在短短两年里就拔掉了“穷根”。昨天,在杨四海家里,记者和他聊起家常。

2015年以前,杨四海还远离家乡四处漂泊。“也想着出外打工挣钱养家,可是咱一没文化二没手艺,四处打零工,也没挣到啥钱,一家人照样穷得叮当响。”杨四海言语中流露出无奈和心酸。远跑不如近爬,2015年春节期间,杨四海回到了家乡。

虽然回到了家乡,但是,面对家门前的大山,杨四海一时间没了头绪,干啥才能富起来呢?恰在这时,赶上国家实施农村精准扶贫政策,乡党委、乡政府向杨四海伸出援手,给他夫妻俩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杨四海看护村的山林,每月900元工资,他爱人王全华在村里当保洁员,每月工资650元。他两口子每月的工资首先解决了家庭生活难题。”千斤乡宣传委员郑元堂说。

“咱山里人不仅淳朴厚道,而且勤劳能干。当时入户调查时,我们征求杨四海的意见,问他想发展啥项目,他说想养殖淮南黑猪。于是,乡政府给他协调了启动资金,圈舍、喂养都是他个人操持,两年时间,他的腰包就鼓了起来。”村干部崔堂秀对杨四海赞誉有加。

为节省养殖投入,杨四海种植了8亩水稻,并在零星的坡地上种植玉米,在房前屋后开垦大片菜地,稻糠、玉米、青菜都加工成猪饲料。“其实养猪非常辛苦,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煮猪潲食。人不吃不要紧,但不能把猪饿着。”王全华指着自家院子里支起的大锅说。

“2016年,你家收入是多少?”记者探寻着杨四海的“隐私”。“收入多少钱这事别问我,我只管干活,不管经济账,她是当家的,你问她。”杨四海手指着妻子哈哈一笑。“虽然收入多少钱我不清楚,但我知道已经卖出了15头猪,还有8头没卖。”

聊天中,王全华一直坐在院里微笑不语,但她的手头并没闲着,长短不一的篾条在她手指间编成工艺品。“乡里有个篾编厂,产品出口到日本。农闲时,各村的妇女都到厂子里领回篾条,在家里加工成各式各样的工艺品,厂子里统一回收。她一年到头没有一天闲着过,这个家多亏她操持着。”杨四海爱怜地看着妻子。

“说句实在话,现在国家的政策确实好。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乡村干部的扶持,我哪能这么快就拔掉‘穷根’呢?”杨四海不无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