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息州谯楼
医疗扶贫进乡村
学子圆梦微心愿
招聘会上人气旺
村民舞出新生活
新区桃花别样红

本报记者 裴娅晖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更好的学校、更齐全的社会保障、更好的医疗、更好的生活生产环境……回望2016年,息县各级各部门自觉把百姓的“难事”当成政府的“要事”,把百姓的“关注点”作为政府工作的“着力点”,把百姓的“所想所盼”作为各级各部门的“所干所办”,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多办实事,把一件件实事办到民生最需处、最想处、最急处。

一年来,一幅幅温暖的民生图景映照着万家灯火,暖流涌动;一幅幅温暖的民生图景体现在百姓心坎里、口碑中,向我们娓娓道来……

立足脱贫攻坚涉农民生普惠万家

曾经,地处偏远的息县孙庙乡月儿湾村,因其地理位置偏僻,基础设施薄弱,没有主导产业,是全县99个贫困村之一。

自全县打响扶贫攻坚战后,该村利用其处在淮河湾滩的地理优势,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扶贫开发中的战略作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如今,通过旅游开发带动产业发展和就业,危房改造成民宿变漂亮了,废弃秸秆变成稻草人能生金了,群众在家门口找到工作了,一条以乡村旅游开发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之路越走越阔……

2016年,息县紧扣年人均纯收入2855元和“两不愁、三保障”贫困识别标准,落实“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六定”工作法,严格认定程序,先后开展5轮精准识别“回头看”,实现贫困村和非贫困村贫困人口识别全覆盖,共识别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9万户5.4万人,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脱贫期间,息县建立了各级主要领导负责制,深入基层,靠前指挥,对帮扶对象认真履职;组建了帮扶集团,为帮扶工作提供了资金、就业、业务培训等保障;贫困群众也奋发图强,齐心协力,不等不靠,积极参与配合,实现了脱贫工作的稳步推进。

如今,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息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2016年,全县共精准退出贫困村33个,建档立卡贫困户6973户2.2万人稳定脱贫,全面完成了脱贫攻坚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脱贫攻坚,只是该县狠抓涉农民生实事的一个缩影。

“我们紧扣农村群众服务需求,认真规划项目、精心组织实施,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息县农办主要负责人介绍,如今,息县已经实施了44个贫困村电网升级改造、41个贫困村安全饮水工程、45个贫困村文化服务中心建设……

支持就业创业社会保障让民无忧

就业创业、社会保障是民计民生工作中的“重头戏”。

一年来,息县始终坚持以群众所诉、所需、所愿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促就业、强保障、惠民生,不断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向全县人民群众递交了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

2014年大学毕业的娄星,在家乡的召唤下开始了自主创业,他承包了200亩土地种植红心火龙果等高档热带水果。没想到,刚开始创业的他,因为技术不过关,第一批果子长得并不好,眼看就要难以为继。

幸运的是,娄星身后还有党委政府。息县县委、县政府对大学生创业有专门的项目支持。县人社局主动为其争取了财政贴息的10万元担保贷款,同时帮助娄星进行创业培训、管理培训、农业技术培训,帮助娄星顺利渡过了难关。

在息县,享受政府关爱的创业者,不止娄星一人。

息县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创业的优惠政策,通过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帮助群众实现自主创业。目前息县已成立众创空间1家,孵化入驻企业4家;成立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孵化入驻企业28家,创新创业活力势头正旺。

息县还有效依托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实现全社会充分就业。同时,还针对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这3个重点群体,通过开展定制服务、举办一对一帮扶和专场招聘会等形式,帮助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和引导家庭服务业发展,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落实返乡就业创业政策,回引无数农民工回乡就业,引导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

“月嫂培训让我对往后的日子有了盼头,这不,才培训完,公司就帮俺在郑州找到了工作,月收入好几千块咧!”息县彭店乡张大姐高兴地说。

去年以来,息县人社局将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开设了富有县域特色的家政服务培训班,帮助大批闲置女性劳动力找到就业出路。短短一年,息县就先后开设了6期家政服务(月嫂)培训班,共培训城乡妇女478人,其中贫困家庭妇女200名左右,带动就业206人,实现人均增收3500元,带动142户贫困家庭走上脱贫路。

除了支持就业创业,息县还在基本民生上加强保障。2016年全县城乡低保人均月补助水平提高到240元、127元,五保集中、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4000元、3000元,分配廉租房942套,改造农村危房1480户,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7233人,累计下拨救灾资金148.5万元、临时救助金131.5万元……

这一串串数字,诠释着县委、县政府深邃的民本思想,标志着惠及息县百姓的民生安全网正在织成。

教育医疗事业稳步推进让利于民

让息县人感到最自豪的是——息县患者不出县城就能享受到大专家的医疗服务;政府统一购买的服务包建立和丰富了居民健康档案,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免费体检;生病了先报销后付费,大大降低了群众看病的门槛……

这些都是息县坚持“以民为本”推动医疗改革的例证。

近年来,息县在医改上的成功探索和大胆创新,受到了群众的赞誉和上级的首肯,医改工作成绩斐然。

2016年,息县被省医改办确定为综合医改试点县,在推行按病种分组付费改革基础上,积极构建协作医疗联动体系,居民健康签约率农村达93.2%、城镇达62.63%,医疗服务水平和群众受益度获得“双提升”。

2016年,息县对4所县级公立医院进行了改造提升,对彭店等6个乡镇卫生院进行标准化建设,完成17个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医疗资源进一步向基层下沉,有效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2016年,息县作为全国唯一的县级代表,在全国农村基层卫生工作会议上介绍改革经验,并被编入国家卫计委《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经验集》。《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简报》专题介绍息县先进经验。全国政协、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计委等先后派人到息县调查研究,总结经验。

除了卫生事业发展迅猛外,息县教育事业发展也呈现出跨越式前行,为息县由人口大县向人才大县转变打下初步基础。

“息县教育底子薄弱,我们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来优先发展教育。”县主要领导斩钉截铁地说。

这种决心体现在息县对教育的投入上:改扩建285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新建校舍16.43万平方米、加固维修校舍12.3万平方米,共投入资金3.43亿元,第八小学、第九小学、第一幼儿园、第二幼儿园、思源实验学校、第十小学迎来了第一批新生,第十一小学、第十二小学、北京实验学校、文锦实验学校、凤凰中学建设如火如荼;累计招聘1797名教师,招聘总量位居信阳市第一,并由县财政自筹资金发放义务教育阶段乡村教师生活补助……

幼有所教、病有所医,是老百姓最淳朴的愿望和表达,改革就是和百姓一起共享发展成果,息县用一组组数字客观反映了制约息县教育、医疗均衡发展的“顽疾”正在彻底铲除!

过去的一年,息县县委、县政府直面矛盾不回避,迎难而上不退缩,从群众最关心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成功争取了河南省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谋划实施了龙湖公园、息州森林公园等一批公益设施,把以前不敢想、不敢干的事情变成了现实,不断筑牢社会稳定之基,温暖了民心,提升了百姓幸福指数。

致读者

过去的一年,息县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任务,以开放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科学谋划、全力推进,干成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民生实事,谋划了一批具有战略性、标志性的大事要事,美好息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息县新闻宣传工作也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歌颂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为息县经济社会发展成风化人、凝心聚力,迈上了新台阶。

2017年,《信阳日报》推出“县区版”,息县版也因此机缘在这里与大家见面了。

息县版,一次新的超越,一个新的起点。您看到的将是一份导向更加有力、定位更加准确、特色更加鲜明的县区新闻专版。

息县版,有效加强了本土新闻的整合扩容力度,努力实现对本地新闻的做深做强做透,核心新闻、热点事件将积淀着满纸的厚重和清新。

息县版,更加关注了息县发展的新动向、新思路、新做法、新经验,将记录息县各行各业的改革尝试、制度创新,将和读者一起去见证今日息县发展的新气象。

在此,息县版也诚挚地欢迎各位读者多多关注,多多帮助!

2017,让我们撸起袖子,一起加油干!

县区新闻版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