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时秀敏
大年初一,息县小茴店镇孙庄村,29岁的张琦一大早就起来给村里的长辈们拜年。他感慨地告诉记者,他已经十年没有回家乡过年了,还是家乡过年热闹!
十年没有回家乡过年?张琦说,高中一毕业就外出务工,头两年是打拼忙,后来就是工作太忙,越到年关越忙。
忙啥?“欠薪呀、纠纷呀,年关往往是这类维权的高发期。年前我们必须想方设法给处理好,好让老乡们过好年,自然就难以抽身回来过年。”
别看张琦年轻,头衔可真不少:中共惠州市惠豫公益服务中心支部委员会副书记、息县总工会驻惠州办事处副主任、共青团信阳市驻惠州工作委员会副书记。
“这些都是兼职,是免费为老乡们服务的。”张琦说,他现在和朋友在惠州合伙开了一家装饰公司,生意很忙,但中心的事儿始终被他摆在第一位,“为老乡们服务,我很开心!”
张琦向记者回忆起他与息县惠州维权服务中心结缘的故事。
据张琦介绍,息县常年有30多万农民工外出务工,在惠州打工的农民工就达七八万人。为保障农民工的权益,2005年,息县分别在农民工集中地惠州、深圳、郑州、北京、上海组建了5个农民工驻外维权组织,为息县农民工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申请及各类维权服务。刚到惠州打工那会儿,人生地不熟,看到老乡们有事儿都愿意找息县惠州维权服务中心帮忙,他对中心充满了好奇与好感。
“2008年,需要办理第二代身份证,农民工来往惠州和息县,花销大不说,很多人在工厂还不好请假。息县惠州维权服务中心就和息县公安局联系,息县公安局派了两名民警,专门到惠州为大家办证。我就是因为办理第二代身份证,正式和中心有了接触。看到他们那么真心实意地为老乡们服务,我也写了要加入中心的申请。”张琦说。经过两年多的考察,他才被批准成为中心的正式兼职工作人员。
张琦自豪地告诉记者,这些年,他个人在不断成长,息县惠州维权服务中心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在惠州农民工中的影响越来越大,逐步得到了惠州当地政府的认可。2013年6月,在息县惠州维权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惠州市民政局批准成立了具备法人身份的市级社会组织——中共惠州市惠豫公益服务中心,为河南省在惠州务工人员服务。中共惠州市惠豫公益服务中心支部委员会也成为惠州市唯一的流动党员党支部。如今党支部已有200多名党员志愿者,大多是从信阳籍务工青年成长起来的农民企业家,大家提出了响亮的口号,那就是“豫服务 粤幸福”,树立起了河南人的好形象。
据张琦介绍,仅2016年,惠州市惠豫公益服务中心就为农民工维权48起,其中交通事故9起,工伤事故7起,邻里纠纷7起,债务纠纷5起,拖欠农民工工资12起,协调解决农民工民事诉讼5起,调解农民工离婚3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