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夏青云 通讯员 李建新
2017年1月6日,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发布2016年中国最安全城市排行榜,信阳市位列第10位。这一位次,无疑凝聚了信阳全市近5000名民警的心血和汗水。
为全面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信阳警方不断探索实践新形势下服务群众的新路子,以“利剑行动”等专项活动为载体,紧盯安全感、满意度、公信力、信息化四个重点,实现了各项公安工作持续攀升、整体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2016年,全市八类严重暴力刑事犯罪案件同比下降22.96%,侵财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13.04%,破虚假信息诈骗案件同比上升32%,止付资金1067.4万元,同比上升178%,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链接一:以打开路 着力增强群众安全感
2016年11月2日,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案侦大队接到受害人刘某报案称:一个昵称为“馨儿”的QQ好友以做“返利商城”兼职收入可观为由,向其推荐两个“返利商城”QQ号。刘某加了这两个“返利商城” QQ号后,通过聊天,对方声称收入暴利且无需任何投资,诱使刘某上当,并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内打入1980元。刘某打开该网站发现无法经营,要求退款无果后发现被骗遂来到公安机关报案。
信阳警方通过调查发现这是一个以犯罪嫌疑人李某等人为首的虚假信息诈骗团伙,团伙成员以QQ聊天为幌子,待聊到一定程度后,便向受害人介绍所谓“返利商城”诱使受害人受骗上当。2016年12月15日,信阳警方通过多警联动合成作战,在洛阳栾川县将涉嫌诈骗的犯罪团伙成员25人成功抓获。
自2015年11月份,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虚假信息诈骗犯罪工作以来,信阳警方迅速充实人员和装备,建成了集打击、整治、管理、防范、宣传为一体的信阳市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构建“统一指挥、统一研判、统一协调、统一串并”的工作新格局。
链接二:创新模式 织密社会治安防控网
近年来,信阳市公安机关以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网格化巡逻、治安状况预警为立足点,努力实现空中布网、街面屯警、四色预警,全面推进“平安信阳”建设,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市公安局大力推进“平安信阳”和居民小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全市约13万个视频监控点覆盖全市主次干道、重要路口、案件高发部位、重点部位、大型场所以及省市县界、高速公路出口。同时,全市公安机关深入推进大数据、警务云建设,积极探索实施以各类监控资源为支撑的“智慧警务”,全面提升动态治安掌控能力。
严密治安防控实现网格化巡逻。按照“重点部位定点武装执勤、公安特警屯警街面动中备勤、人员密集场所高峰勤务和公安武警联勤武装巡逻”的要求,全面构建守住重点部位、防住主干道、控制多发案区域的大巡防格局,进一步提升快速反应和打防犯罪能力。选调133人组建隶属于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的110接处警专业队,依托城区17个合成勤务站,坚持有警接警、无警巡逻、屯警街面、动中备勤、快速反应,全面推开各县中心城区110接处警改革,并研制推广集警力报备、警情推送、警信互递、警情反馈、警情统计、短信群发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及时通”信息系统。
四色预警,精准发布治安状况信息。2016年8月17日,信阳市正式向社会发布信阳“公众安全指数”,“公众安全指数”根据全市每个乡、镇、街道的违法犯罪警情、交通安全警情和消防安全警情确定分值,分四个等级。对浉河区老城街道、民权街道等全市12个乡镇、街道进行了“红色”预警。信阳警方借鉴发达城市成功经验,创新“公众安全指数”发布模式。信阳“公众安全指数”按照分值分为绿、黄、橙、红“四色”,绿色为平稳、黄色为基本平稳、橙色为防控预警、红色为问题突出。
“公众安全指数”发布5个多月以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链接三:“一村一警” 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信阳市公安局在经过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强力推进“一村一警”工程,将警务工作站建在百姓家门口。市公安局开发研制了手持警务信息上传系统,包村民警所有警务活动通过该系统就可以在田间地头实现适时上传,共享共用,真正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市共配备专职社区民警361人,招录专职辅警2575名,重新规划建设339个警务室、1965个警务工作站、517个城区网格、13个安全防范体验馆,并全力推行指令式工作模式,有效服务打防管控工作。
据统计,全市89%的村组实现“无刑事案件”的目标,87%的盗窃嫌疑人来不及逃窜就被抓获。
链接四:“互联网+执法公开” 实现“两降两升”工作目标
信阳警方围绕“案件当事人想知道什么、要知道什么、要求公安机关做到什么”,大力推进“互联网+执法公开”。建成“信阳阳光警务执法公开系统”, 着力打造集执法办案、行政处罚、行政复议、国家赔偿、办事办案流程、服务监督、警务工作、行政管理、网上办事和执法问题投诉受理为一体的“九公开一投诉”执法公开平台,全面落实执法办案信息公开化,着力提升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
同时,信阳公安机关还建立了执法办案效能季度评查制度,主要针对伤害案件调查取证不规范、现场勘验不规范等导致案件久拖不决、引起群众投诉上访多发的问题,实行个案督察、重点评查、公开讲评,努力实现民警执法过错下降、有效举报投诉下降和执法质量提升、群众满意度提升的“两降两升”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