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王博 郭靖 高晶晶
按下鲜红的手印,领取务工工资——1月9日,在光山县的河南省联兴油茶产业有限公司兑现扶贫对象务工工资现场,一次领到一年的4740元务工工资,让郑忠让笑得合不拢嘴。
郑忠让是该县槐店乡大力村熊湾村民组村民。因为儿子患有精神病,孙子和孙女上学,一度成为贫困户。2009年该公司成立后,将他作为常年雇工,从事除草、施肥、摘茶果等工作,每年务工工资不低于2万元。几年来他家渐渐渡过难关,孙子孙女相继大学毕业到南方工作; 他又成为2016年率先脱贫的农户之一。郑忠让举着一沓100元钞票说:“我出力,我挣钱,我光荣。”
这句话也说出了联兴油茶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扶贫对象的共同心声。该公司总经理陈世法深有感触地说:“贫困户致贫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摆脱贫困步入小康是他们共同的愿望。产业扶贫不仅能把他们‘扶上战马’,还能够‘再送一程’!”
今年45岁的黄泽莲是晏岗村张岗村民组人,她对此深有体会。她家4口人,丈夫常年患病,两个孩子上学。4年前她就成为该公司的雇工,在家既能照顾孩子还能干农活,在公司里干季节工,每年的务工工资都有五六千元。
陈洼村后邱村民组村民胡培清,老两口每年在该公司打零工4个月,能挣五千多元。他爽快地说:“干活干活,人要活得好,就得好好地干!”
时至中午,现场发放扶贫对象务工工资结束,冬日的阳光照在务工工资发放表上的手印格外耀眼。我们看到,当天上午共计发放28人的务工工资7.63万元。据介绍,该公司拥有优质油茶种植面积近3万亩,吸纳这样的扶贫对象共有28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