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宗功)去年以来,新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从党建创新、考核创新、帮扶创新着手,传导压力,压实责任,突出实效,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

党建创新强引领。该县按照“资源整合、支部联建、产业互融、服务共享、同奔小康”的原则,在新县吴陈河镇章墩村、阳土墩村、杜洼村三个集中连片贫困村组建联合党总支,打造脱贫攻坚综合示范区,通过党建引领、龙头带动,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土地适度规模流转、产业集中连片发展,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让贫困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目前已在三个集中连片贫困村开展试点,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连片流转土地,发展有机农业、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解决了示范区内200多名贫困群众就业问题,带动345户贫困户增收。

考核创新树导向。该县出台《乡镇区(街道)脱贫攻坚工作考评办法(试行)》,坚持对乡镇只考核脱贫攻坚,不再考核GDP和税收,将脱贫攻坚考评指标细化为4大类26项内容,设置A、B、C、D四个考核等次,A、B等次的通报表扬,连续两年获得A等次的,对乡镇党政主职给予记功;C、D等次的一票否决,不得评先评优,D等次的党政主职降级使用,并限期一年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进行组织调整,考核结果对县直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捆绑使用,并在全省率先引入全过程的第三方评估,以严的要求、实的导向,倒逼责任、激发动力。在县乡党委换届中,2名脱贫攻坚实绩突出的乡镇党委书记被提拔重用,2名工作靠后的乡镇党委书记被调整岗位,在全县树立了以脱贫攻坚选好用好干部的鲜明导向。

帮扶创新聚合力。该县积极开展“万名干部帮万户、百家企业联百村”活动,百家企业结对帮扶73个贫困村,50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产业联村、项目带村、智力扶村、捐赠帮村等方式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与中国小康委合作,开展“小康同行第三村长”公益行动,江苏省江阴市18名企业家到新县担任“第三村长”。与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共同发起成立新县新科基金会,基金规模达2000多万元,并切块500万元设立助学再借款基金,让已享受国家助学贷款但完成学业仍有困难的学生,每人每学年可获得5000元的助学补充借款。依托羚锐集团老区扶贫帮困基金会,带动全县民营企业、企业家冠名基金17项、总金额2000多万元,每年开展助学解困、慈善救助活动,汇聚各方力量,齐心协力打好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