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勇
风云汇聚,党旗飘扬;坚定信念,情系民生。2016年,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党总支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号召全体党员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组织医疗志愿服务队,到农村、进社区,开展100多次义诊,方便群众在家门口求医问药;2016年,浉河区董家河镇楼房村党支部高举脱贫攻坚大旗,在加强基层党建的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在脱贫、帮扶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村村民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整修村级道路和水利设施,发展脱贫产业,一对一帮扶困难群众,如今,一个落后村即将摘掉贫困帽;2016年,浉河区湖东街道党工委厚植社区大党(工)委优势,让党旗辉耀民心,党员志愿服务进社区、进楼道、进家庭……
“2016年,浉河区基层党建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基层基础建设取得新进展;二是大党(工)委建设取得新提升;三是党建助力扶贫取得新成效。”浉河区委组织部部长吴国庆用三句话概括了全区基层党建工作。
2016年,浉河区各级党组织,深入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党建三问”,认真审视本单位党建工作究竟抓得怎么样、问题有多少、难点在哪里,看看自己抓党建到底用了几分力、使了多大劲,是不是做到了身体力行、示范带动,给自己来一次“思想风暴”,从而增强了“四个意识”,始终把加强党建作为首要之责、根本之责,切实做到守土知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同时,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全区各级党组织充分利用机关党员到农村(社区)联系服务群众“党员活动日”制度,开展各类便民服务活动,把广大群众紧密团结在党旗周围。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将党性修养与党性教育灌输给广大群众,从而更加自觉地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维护党中央的权威,维护党的形象。
2016年,在浉河区城区,各街道党工委深化提升大党(工)委建设,切实把大党(工)委建设打造成为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立得住、过得硬、推得开”的党建品牌;在农村,突出解决了村级班子“引领力不强”的问题,精心打造了一批党建示范点,培育出一支思路清晰、作风过硬、善于管理的村级领导班子,增强村级党组织引领经济发展的能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2016年,浉河区精耕管党治党“责任田”。党(工)委书记自觉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聚焦主业、担好主责,既要“挂帅”,又要“出征”,不当“甩手掌柜”;分管副书记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及时了解情况,加强具体指导,真抓严管实干,推动各项任务要求落到实处;组织委员要主动承担起直接责任人的职责,创造性地开展了一些有见解、有创意、有特色、能落实的基层党建活动。同时,组织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长效机制,着重围绕“抓什么”“怎么抓”建立任务清单,围绕“自己查”“上级点”列出问题清单,围绕“从严考”“群众评”,晒出成绩单,切实把问题找准、把措施定实、把成绩考好,真正使基层党建工作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2016年,浉河区各级纪检部门结合主体责任进支部,把基层党建工作纳入常态化巡察内容,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