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小灵)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宏观环境的挑战,浉河区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稳增长、促发展”为工作主线,强运行、重服务,创新工作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工业经济稳定向好发展。

强化运行监测。该区一是坚持工业监测例会制度。每月召开工业经济运行例会,围绕“稳增长、促发展”目标任务,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度,研究新问题、新情况,适时制定应对措施,并逐月跟踪、落实。二是深入企业调研,对症下药。研究工业经济运行的趋势、态势,深入企业调研,有针对性地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督导服务,确保企业运行持续平稳。三是夯实工业统计基础,提升运行监测能力。积极开展统计培训,提升各乡镇办统计人员业务能力和水平。四是突出工作重点,抓好重点骨干企业的日常监测。从全区13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筛选出10强10高骨干企业作为重点监测对象,通过建立企业经营情况月调度分析制度,及时分析每月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预测生产中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研究提出具体对策和措施,确保生产经营平稳。

强化企业服务。该区一是建立完备的企业服务工作台账,详细记录企业反映的各类问题,制定解决方案,使企业反映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二是扎实做好“四项对接”工作。银企对接,截至目前,联合区金融办累计召开4次银企对接会,为60家企业搭建银企交流平台,达成初步意向资金1.2亿元;用工对接,联合区人社局对外发布用工岗位3.1万个,开展各类对接活动15次,累计为100家工业企业招聘各类员工5000余人次;产销对接,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类产销对接大会,帮助企业分析市场需求;产学研对接,联合企业和高校建立产学研结合机制,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三是扎实开展工业百日攻坚和政策落实进百企活动。全区共选派56名科级干部担任首席服务员,覆盖131家规模以上工业,收集各类问题69件,目前已解决40件。四是扎实做好项目库建设,积极帮助企业争取政策性扶持资金。截至目前,共受理工业和信息化项目72个,经审核准予备案61个,备案金额达470987万元。积极为企业争取政策性扶持专项资金511万元。五是推动“两化”融合谋转型。不断加大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和培训力度,引导企业加入阿里巴巴信阳产业带,鼓励企业加快“两化”融合步伐,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截至2016年11月,全区13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51.14亿元,同比增长9.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97亿元,同比增长8.8%;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4.22亿元,同比增长1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