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搬迁的住户
市场里打裤边的大妈
市场里玩耍的孩子
互相交谈搬迁的商户
浉河大市场
整理鞋的商户
正在选购的顾客
给狗梳毛的住户
破旧的市场
破旧的楼梯
在家门口择菜的居民
搬迁前最后的甩货

本报记者 郝光 王哲 文/图

沉寂多年的浉河大市场,这几天突然喧闹起来,原来,这里终于要进行搬迁了。来看搬迁公告的,来拍照留念的,最后再来看看能不能捡漏买到什么便宜的衣裳……依稀间,仿佛还能感觉到以前那个热闹、时髦的大市场,又回来了。

曾经,浉河大市场像武汉的汉正街一样风光一时;曾经,“走,逛浉河大市场去!”成为市民们最常说的一句口头语;曾经,浉河大市场留给老信阳人多少美好的回忆。但是,二十多年来,随着信阳文明城市的快速发展,年久失修破旧的门面、缺乏配套设施的管理、没有跟上时代的货物……让市民和商户,都有着诸多无奈。从20世纪80年代开业到现在,大市场的主体建筑已经破旧不堪,楼梯围栏缺失、楼顶开裂漏水,时间在这里仿佛停留在20世纪。这也正是这里最真实的样子,店名招牌都是上海服装、东方服饰之类,具有很强烈的年代气息,店铺里面的商品非常便宜实惠,许多老年人都爱到这里购买衣物。他们在这里慢慢地转悠,有中意的衣服可以慢慢试,价格也可以慢慢砍,一边砍价一边聊天就是一上午。

“小伙子,来看看这袄喜欢不?”40多岁的店主张阿姨热情地招呼着路过的人们。“唉,真是舍不得这里,虽然早就觉得应该改造升级了,可是这么多年了,街里街坊都很熟络,已经有了太深的感情。”说着说着,她的眼角就泛起了泪花。

浉河大市场一层是门面房,二、三层是住家户,长长的走廊上时不时能见到晒衣服的居民、坐在门口择菜的老人,阳台上跑着的小狗小猫、家门口摆放的几盆绿植、廊檐上挂着的年货,让这个虽然破旧的市场依然展现出浓浓的生活气息。

长期以来,拥挤的交通、破败的环境,已成为老市场发展的“绊脚石”,让老市场离现代商业渐行渐远。12月21日,信阳市浉河区人民政府发布公告称,由于浉河大市场房屋年久失修。经鉴定部分建筑为危房,将对其进行停用,人员需在2017年1月5日前搬离。

多年来,浉河大市场改造的猜测终于落地,虽然难以割舍,仍然得说再见。留给我们的是一份沉甸甸的回忆和情感,同时也给人们无限的向往和憧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