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崔阳)今年以来,市国税大企业税收管理局面对严峻的收入形势,采取多项措施,攻坚克难,狠抓组织收入工作,有效促进了税收收入的增长。截至目前,共计完成税收923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41万,增长率为30.17%。
开展税源分析,拓宽渠道,应收尽收。该局一是开展税收调研,全面清查税源。领导班子带队深入高新区企业调研,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核清税源底数,力争将全部纳税人纳入正常税收管理,避免“漏征漏管”现象。全面掌握地方税源、税收潜力,坚持组织收入原则,持续提高税收征管质量,确保存量税收足额入库。二是监控重点税源,掌握税收走势。结合营改增政策,密切跟踪政策发展变化,加强对辖区内“四大行业”重点税源的监控,重点关注金融、保险、房地产等行业的税收走势,开展经济税收分析、经济税源分析和税收变化因素分析等,准确预测收入形势,挖掘税收增长点。三是开展专项整治,深挖税源潜力。针对餐饮、住宿行业经营规模参差不齐、税难定、税难查、税难收的现状,及时召开饮食服务行业专项整治座谈会,根据区域、路段、经营面积、房租支出等,合理核定是否达到增值税起征点,解读行业政策,提示行业涉税风险点,剖析行业申报现状,积极做好税收预测、税收分析等,做到税源底数清、心中明。在“四项行动”中,联合地税、工商、公安、统计、城建等18个部门开展税源清查。
做好纳税评估,堵塞漏洞,挖潜增收。该局充分利用第三方查验数据信息,强化税收风险防控。一是做好信息收集,在信阳高新区政府的支持下,收集了辖区内企业的招商引资、生产立项、实际经营规模、经营事项变更、财政支付及返还等大量涉税信息。二是加强涉税信息的风险识别和分析,抽调人员成立数据信息分析小组,依托“金三”系统和税收分析监控系统进行信息比对、分析,查找涉税风险点,并进行汇总排序。三是实地核查信息,依据风险识别和分析结果,派出调查人员实地查看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情况,结合企业财务状况,调取相关审批手续、文件、银行对账单等资料,核实企业是否依法进行纳税申报。四是针对财政结算工程项目,在项目进入财政评审时着手跟进,密切关注项目结算进度,督促施工企业保持税款入库与结算进度相匹配,采取源头扣缴的方式实现税款入库。
严格监督考核,同心协力,全员创收。该局围绕绩效考核促进组织收入,形成上下联动的强大合力。一是以绩效管理为抓手,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明确到人,压实责任,进一步调动了全体干部的积极性。二是通过局长办公会和组织收入攻坚战动员大会,动员各科室负责人制定工作计划,建立工作台账。三是每月对税源管理部门收入完成情况进行一次分析评估,及时发现组织收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对策,确保收入按月、按季达到正常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