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姚广义)记者昨日从平桥区纪委获悉,今年以来,该区纪委筑起“三道防线”,将“提醒、正位、纠错”作为纪律审查中落实“四种形态”的主要工作路径,切实转变思路,从抓大案要案向治病救人转变,及时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实现关心、厚爱广大党员干部,充分释放监督执纪正能量。
警示提醒,拉起“第一道防线”。针对群众有反映及纪律审查掌握线索中出现不廉洁苗头,需要发出预警的单位、组织和党员干部,该区纪委灵活采取谈话、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等方式,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进行提醒告诫,引导党员干部时刻做到心中有尺、心中有戒,行有所虑、行有所止。同时加强纪律审查成果的转化及运用,拍摄警示教育片《不容苍蝇扑面》,向乡、村干部面对面传达《典型案例通报》,充分发挥典型案例警示、震慑和教育作用,形成预警防范机制,拉起防止犯错的“第一道防线”。
督导正位,守住“第二道防线”。针对具有苗头性、倾向性以及在执行政策中出现偏差的单位和党员干部,该区纪委适时开展约谈、诫勉谈话、函询,指出存在问题,及时进行纠偏,督察引导。对涉及的问题,该区纪委要求诫勉督导对象说明情况,问题属实的做出整改承诺,在民主生活会上进行说明,并跟踪回访,督促整改。如遇诫勉督导对象整改不力,致使错误蔓延的,则责令纠错或组织处理,构成违纪的立案查处,切实做到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形成动态监督机制,守住防止犯大错的“第二道防线”。今年以来,该区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问题线索244件,其中使用谈话、函询方式处置72件,占处置总数的30%。
责令纠错,筑牢“第三道防线”。针对在纪律审查中发现的已经造成错误事实,构成轻微违规违纪,根据违纪事实、性质、情节情况,该区纪委灵活采取组织措施与党纪轻处分,使立案审查对象认清问题危害,切实改正错误,防止一般违纪发展成严重违纪,形成保护挽救机制,筑牢防止犯严重错误的“第三道防线”。今年以来,该区纪检监察机关给予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220人,占处分总人数的80%,成为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