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丽
“看看这满院的‘金疙瘩’,都是咱脱贫致富的好法宝!”昨日,潢川县谈店乡万营村的贫困群众李同现高兴地对笔者说。他所说的“金疙瘩”是今年村里新引进种植的栝楼。
万营村是省级贫困村。“守着几亩地,一年一季水稻,花销就靠打零工,日子过得苦巴巴!”村支书万显杰一句话概括了大多数村民过去的境况。扶贫先扶智,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后,村里邀请了各方面的专家为农民讲课,传授政策法规、农业科技知识和致富本领。“万营村土层深厚、属沙质壤地,适合种植栝楼,我所在单位信阳师院的袁正仿教授又是这方面的专家。”驻村第一书记李向阳说,“经过实地考察后,袁教授在农民讲堂向群众讲授了栝楼种植技术,很多群众感兴趣。在外出参观、详细咨询后,村民们决定发展栝楼产业。”
“栝楼虽小效益大,果皮、瓜籽、根都能入药,比种植水稻收益高多啦!”该村另一贫困群众王磊说。目前,万营村栝楼种植面积200多亩,栝楼成了村民脱贫致富的“金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