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建新)近年来,我国多个省市持续被大范围雾霾笼罩。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信阳也屡次出现重污染天气。日前,信阳市人大常委会出台了《信阳市中心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并已于12月1日正式实施。

禁放烟花爆竹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好生态环境,事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事关民族发展的长远大计,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艰巨性,清醒地认识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清醒地认识到禁放工作与生态信阳建设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从保护好每一丝空气、每一滴水做起,加快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禁放烟花爆竹是维护公共安全的民生之举。检测数据表明,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急剧增加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以及各类颗粒物等有害气体污染物浓度,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老人、儿童的身体健康。同时,公安机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市每年因燃放、储存、运输烟花爆竹引发的火灾、伤害等各类安全事故均超过百起,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必须主动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禁放烟花爆竹是重迎蓝天白云的必然选择。

信阳自古以来就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美誉,连续8年入选“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守住家乡的美好环境,让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拥有安静安全的环境,不仅是各级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全市690万父老乡亲的共同期盼。全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在禁放工作中发挥关键作用,不仅要当好组织者、推动者、监督者,更要当好倡导者、示范者、践行者。

由于禁放工作面广、线长、量大,涉及的部门多、领域多,迫切需要群众共同参与、社会联动协作、部门齐抓共禁,真正营造全民禁放的良好局面。

禁放工作不仅是保护环境革故鼎新、兴利除弊的现实需要,也是移风易俗、崇尚文明的必由之路。

警方提醒,请广大市民自觉遵守《信阳市中心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共同营造良好的环境。对违规违法销售、储存、运输、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警方将依法从严处理。

本周刊今起开设“全民禁放违法行为曝光台”专栏,对违法销售、储存、运输、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进行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