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高海硕)近日,新县法院召开涉军维权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向媒体介绍了涉军维权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近年来,新县法院心系老区人民,发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坚持用心、用情、用法开展涉军维权服务,走出了一条切合新县实际的司法拥军新路子。作为“信阳模式”的先行者和实践者,该院充分发挥革命老区的优势,积极推进“信阳模式”十项工作机制建设,逐步实现了维权网络立体化、军地互动融合化、发扬推广全面化。
据该院新闻发言人胡冬明介绍,目前,新县登记造册的涉军维权服务对象人数已增至5600余人,维权渠道更加畅通。在原有专设涉军维权服务窗口、坚持定期走访、邀请部队退役人员参与诉前调解、坚持涉军案件优先审理、坚持军人陪审员参审涉军案件等工作措施的基础上,重点强化了涉军案件巡回审判工作,很多涉军纠纷被化解在事发当地。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投入60余万元,升级改造了涉军维权巡回审判法庭,不断完善“一村一法官”工作机制,将涉军维权服务的触角延伸到村组及居民家中。为夯实维权阵地,设立了1个涉军维权合议庭、2个涉军维权工作联系点和5个涉军维权巡回审判庭,全县设有16个涉军维权服务岗和206个涉军维权服务点,形成以人民法庭为支点,以司法服务所、维军社会法庭、“一村一法官”为辐射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立体化维权网络。注重加强与同属革命老区的湖北省红安县法院、安徽省金寨县法院的交流,建立三地法院常态化沟通联络机制,有力推动了涉军维权“信阳模式”“鄂豫皖模式”的发展。中部战区军事法院、郑州军事法院,以及福建、安徽、湖北等多地法院陆续到该院考察,互相学习交流涉军维权等工作经验。新县法院投入近百万元,布置一个400平方米的涉军维权工作展厅,成为对外展示“信阳模式”经验成果的窗口和涉军维权工作学习交流的平台。
涉军维权工作永远在路上。践行好“军人为我们保家卫国、我们为军人保护亲人”是法院的庄严承诺,发扬好涉军维权“信阳模式”是新县法院全体干警的光荣使命。今后,新县法院将继续履行好司法责任,坚持用心、用情、用法做好涉军维权工作,切实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信阳模式”在中原大地上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