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德安

今年5月20日,京九铁路光山火车站客运开通,为老区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早日步入小康社会提供了动力,鼓舞了士气。望着那渐渐远去的列车,当年路地共建大京九的情景一幕一幕地出现在眼前……

1995年6月14日上午10时40分,随着一声汽笛长鸣,一列满载钢轨的火车徐徐驰入光山火车站。光山县广大干部群众举行了历史性的喜庆盛事活动,因为,祖祖辈辈盼铁路的梦想从此成真。

京九沿线几乎全是老区。铁路从河南信阳的淮滨、潢川、光山、新县4个县通过、境内全长138.6公里。当时有这样一段佳话:就路地共建大京九有关问题,信阳籍李德生、万海峰、尤太忠、郑维山、高厚良、潘焱、陈明义、曹思明等8位战功卓著的老将军,曾联名致信党中央提出的建议,迅速得到采纳。

京九铁路,由北往南跨越9个省市,由深圳与香港九龙相连。正线全长2553公里,属国家一级干线铁路,总投资400多亿,当时为中国铁路建设之最。

1993年,由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京九铁路阜九段,总指挥部设在麻城县。它下属有9个工程局,其中铁道部第一工程局京九铁路工程指挥部办公地点就设在光山县城内的苏区商场。

1993年正月初二,铁一局京九指挥部9名同志来到光山县城。由于餐具备品未到、食堂尚未开火,他们忙碌一天,想找一个地方吃饭,可一打听,县城各个饭馆都因过年关门了,没办法只得靠方便面充饥。这事儿被苏区商场的同志知道了,按照光山招待贵宾的礼仪,商场经理硬是把筹建处的同志拉到家里款待。

随后,铁一局四处京九指挥部指挥长带领首批队伍112人来了。他们是从陕西咸阳坐火车到河南省信阳,又从信阳坐汽车到达光山县城。到了目的地一看,他们大吃一惊,局指挥部早在光山县安营扎寨、正式挂牌办公了。

京九铁路阜九段于1993年1月30日破土动工。4万余名铁路建设者肩负着历史的重托,与山河为友,同日月做伴,冒严寒、战酷暑,风餐露宿,在544公里的新建铁路线上,谱写着“决战京九、立功京九,奉献京九”的动人诗篇。

阜九段跨越4省18个县市,沿线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对京九铁路建设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像当年支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那样支援筑路大军,叫响“说了算,定了干,天大困难也不变”的支铁口号。

进入6月中旬,光山和淮滨一带遇到了多年罕见的大旱,培植在路基上的草皮枯萎干死。

然而工期不等人,10月份开始铺轨是无声的命令。当时最热的时候,工地上医务所打吊针的工人排长队,每个人拔掉针头立即就赶到工地。

王致杰是铁一局施工队的工会主席、也是其中的普通一员。1994年1月2日,2号桥基础出现塌方时,他马上组织干部突击挖基。当晚22时50分,塌方清理完了他最后一个从基坑里爬上来。23时40分,当人们听到王致杰的呻吟时,他已趴倒在箱子上,呕吐物中带着大量血沫顺着衣服往下溜……工友们自费买来花圈围住他的遗体,自愿捐出2000元捧到了王致杰的家人面前,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追授王致杰“火车头奖章”。

1995年9月29日上午,京九铁路阜九段接轨铺通典礼在潢川火车站隆重举行。

为表达老区光山人民一片情,我们古弦斋作为河南省收藏协会在信阳的唯一联络处,在万海峰将军的支持帮助下,举办了以“喜迎国脉穿越大别山”为主题的名人书画展,共展出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社会名人书画作品30多幅。京九铁路建设者分别用朝、蒙、哈、藏、维、壮等少数民族文字向老区人民送来祝福。

我今年79岁了,当年是光山县卫生战线参与共建大京九的一员,每当回想往事,心情激动不已,由此坚信,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