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工商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超

2013年以来,全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工商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推进商标战略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高度重视,大力推进,全市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成效显著

三年来,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工商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围绕建设商标大市、商标强市的目标,通力协作,积极作为,推进我市商标工作不断跨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一)商标战略得到高度重视。市政府高度重视商标战略实施,下发了《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商标战略的意见》(信政〔2013〕36号文件),明确了信阳市实施商标战略的总体目标、工作重点、保障措施;出台了《信阳市商标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和《县区商标战略实施工作目标考核办法》等配套措施;2014年,2016年,市政府先后召开了全市推进商标战略实施暨驰名商标著名商标企业表彰大会,部署推动商标战略实施。各县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文件要求,将商标战略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有力促进了商标战略的深入实施。目前,全市各县区出台了实施商标战略文件,10个县区党委政府召开了专题会议安排实施商标战略。

市商标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立足职能,发挥优势,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当前,在各级政府和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商标发展的环境更加优化,社会各界对商标强市的共识已经形成,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对争创驰名、著名商标品牌更加积极主动。

(二)争创商标品牌氛围日益浓厚。全市各级工商部门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大力宣传实施商标战略政策,普及商标法律知识,推广企业实施商标战略成功经验,曝光侵权假冒典型案例,社会各界商标意识明显增强,形成了商标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浓厚氛围。领导小组办公室与媒体合作,成功举办了“黄国杯商标知识电视大奖赛”,组织开展了“仙灵杯”我最喜爱的著名商标(信阳企业)评选活动,普及商标法律知识,并在《信阳日报》开辟“实施商标战略,创响信阳品牌”专栏,开展 “商标品牌兴市”宣传月活动,全面宣传各县区、各相关企业实施商标战略的做法和成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三)商标发展取得新成就。一是注册商标拥有量大幅增加。2013年-2015年,全市每年新增有效注册商标分别达到949件、1818件、2177件;同比分别增长16%、28%、26%。全市有效注册商标总量分别为5764件、6377件、8344件,同比增长10%、11%、31%,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二是商标质量明显提高。截至2015年年底,全市中国驰名商标总量达到8件、省著名商标97件、市知名商标169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件;2013年-2015年,在认定条件更加严格、认定总量下降的情况下,我市每年新认定中国驰名商标1件。三年中新增 “新林玉露”、“广义”、“黄国粮业”中国驰名商标3件,新认定省著名商标65件和市知名商标75件,新增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3件,全面完成了第一阶段商标发展任务。

(四)商标品牌影响力有了新提升。“信阳毛尖”、“羚锐”、“华英”等一系列商标被打造为代表信阳形象的“城市名片”。其中,信阳毛尖品牌的价值达到了57.33亿元,给企业带来实惠,为我市经济发展带来了突出效益;商城的著名商标“山信”大米和稻米油热销中南十余省市,年产值近6亿元,成为全国稻米加工50强,米糠加工10强企业;潢川的黄国粮业公司依靠“黄国粮业”这个中国驰名商标品牌,已成为全国的行业龙头,形成了品牌优势,并成功上市,起到了“打造一个品牌、兴旺一方产业、富裕一方群众”的作用。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在促进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提升地方综合竞争力和城市形象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

(五)商标专用权得到有效保护。针对假冒商品较多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采取“抓源头”、“抓日常”、“抓重点”、“抓协作”的方式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打击假冒侵权、促进公平竞争,维护企业权益。2013年组织开展了“中石油”、“茅台”、“像王”和“杉杉”打假维权,有力维护了驰名商标企业利益;2014年针对网络销售假冒“信阳毛尖”的现象,组织人员远赴武汉调查处理信阳毛尖网上售假行为,收缴假冒信阳毛尖茶叶5000多公斤,未经授权的包装1万多个; 2015年,与淘宝公司所在地杭州工商部门联动执法,查处了28家网店销售假冒“信阳毛尖”雨前茶行为,影响较大,省电视台公共频道、法制频道,信阳电视台、河南商报、浙江早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三年来共查处侵犯商标专用权案件576起,案值4800多万元,维护了注册商标专用权人的合法权益。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全市商标战略实施和商标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各县区商标发展很不平衡;二是商标发展总体水平不够高,商标品牌发展任务依然艰巨;三是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四是商标组成分布不够科学;五是商标国际注册工作重视程度不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认真加以改进。

二、把握机遇,切实增强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商标品牌战略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渠道,对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信阳经济竞争力,促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当前,加快推进商标品牌战略实施面临良好机遇。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商标品牌战略实施工作,在2013年出台了《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商标战略的意见》的基础上,今年又印发了《信阳市实施商标品牌战略2016-2018年行动计划》,为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市市场主体已有19万户,且保持持续增长势头,实力不断增强,市场开拓力度不断加大,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基础更加稳固。三是通过广泛深入的商标知识宣传培训,重视培育发展商标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和广大市场主体的内在要求,为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面对这些有利条件,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强化机遇意识,把推进商标品牌战略实施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积极主动作为,抓住机遇,坚定信心,乘势而上。

三、突出重点,全面推进商标品牌战略再上新台阶

今后三年,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工商部门,要按照省、市政府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决策部署,探索新思路,实践新方法,再接再厉,再立新功,不断推动商标品牌战略再上新台阶。要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力推进三年行动计划,狠抓落实。《信阳市实施商标品牌战略2016-2018年行动计划》是新形势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商标品牌战略的具体表现,是贯彻实施《关于实施商标战略的意见》的细化和量化,也是深化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行动指南。要以落实“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充分发挥市商标战略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职能作用,凝聚共识,强力推进三年行动计划。要不断完善商标品牌战略工作考核办法,按照三年行动计划要求,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狠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三年工作目标。各级工商部门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把三年行动计划作为推进商标品牌战略实施的重要工作来抓,紧密结合各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积累新经验、实现新作为。

(二)完善促进商标发展举措,加快推进。一是创新服务。各级商标服务和监管部门要竭诚为企业着想,积极为企业搭建商标发展服务直通车,大力支持企业开展商标注册,实施“一企一标、一企多标”工程,引导企业树立“商品生产,商标先行”的理念。在市、县(区)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窗口设立商标行政指导专柜,在乡镇工商所和重点企业设立商标工作服务站,不断规范和完善服务管理机制。鼓励企业利用马德里体系进行商标国际注册和保护,指导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使用自主商标,帮助定牌加工企业完善加工委托协议,建立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减少商标侵权行为的发生。二是重点培育。重点支持产业集聚区和工业园区的发展,鼓励依托品牌开展自主创新,建设以高端制造、商贸物流、电子商务、食品加工为主体的品牌基地,建立重点自主品牌培育名录,实施“市知名商标—省著名商标—全国驰名商标”梯次培育规划,努力形成以驰名商标为龙头、著名商标为主体、知名商标为补充的商标品牌发展梯队,力争三年内,全市在全国、全省市场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商标品牌5件以上,区域性知名品牌20件以上。重点要针对中国驰名商标空白的12个县(区),中国地理标志商标空白的14个县(区),加大商标培育帮扶力度,实现零突破。积极推行“公司(协会)+地理标志+农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引导帮助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运用商标扩大市场知名度,继续有重点地扶持 “光州黄鳖”、“潢川金桂”、“光山羽绒”、“光山青虾”、“信阳鱼”、“商城麻鸭”、 “大别山山货、中药材”等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做大做强农业品牌,提升农产品价值和竞争力。三是典型引领。各级工商部门要牢固树立“培育商标就是培育市场”的理念,充分发挥优势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开展企业商标品牌试点、创建、示范工作,在创建省级商标品牌战略示范基地的基础上,积极向基层延伸,开展市级商标品牌战略示范县、示范企业活动、着力扶持一批优势企业形成自己的商标品牌,以典型示范带动全市商标品牌战略深入实施。

(三)强化保障,聚焦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一是加大宣传。坚持以每年“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为契机,广泛宣传商标法律知识,增强企业商标品牌意识。充分发挥舆论媒体的引导功能,加大全市商标优秀企业和典型事例的宣传报道力度,提升企业商标品牌运用和保护能力。要建立政府主导、主管部门负责、新闻媒体支持、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商标宣传工作机制,经常进行群体性、专题性商标宣传展示,强化商标文化形象的策划与传播,提升企业商标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完善机制。要进一步完善政府支持企业商标创建的优扶政策,全面落实“国家级驰名商标市政府一次性奖励50万元,著名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市政府一次性奖励10万元”的政策。要积极为驰名、著名商标企业开辟发展绿色通道,优先为驰名、著名商标企业提供信贷,配置土地、电力等资源支持,重点扶持骨干企业打造强势品牌,鼓励出口企业到境外注册商标,真正形成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政府助推、部门联动、社会关注的商标品牌培育发展大格局。三是严格执法。充分发挥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的职能优势,加大沟通协调力度,建立受理及时、反应迅速、程序合法、处理得当的商标行政执法机制。要坚持打建结合、标本兼治,保持高压态势,将日常执法与专项整治结合起来,加大对商标侵权大要案的查处力度。要根据商标侵权活动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商标专用权保护专项行动,坚持每年集中开展1次至2次专项行动,集中打击严重侵权、群体性、区域性侵权以及规模大、影响广的商标侵权行为。

做好新形势下商标品牌战略实施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市工商部门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信心,以新的理念引领发展,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干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