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国华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人夜间行路遇见一位盲人打着灯笼,感到不解,询问缘由。盲人说:“我点上灯是为了照亮别人的道路。”这人又说:“原来你是为了众人才点灯,很有善心!”盲人说:“其实我也是为自己点的灯,这样别人就不会撞到我。”
按常理说,盲人在夜间点上灯笼,对自己帮助不大,更多的是给别人带来方便。但,奉献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受益,并不孤单。这位盲人正是抱着这样的心态做人做事,显得轻松自然,令人容易接受,而且自己也心情舒畅。从这个意义上说,做好事的收获不仅是安全感,还有充实感、幸福感、成就感……
有一些事情,可能表面上看,只对别人有利,而与自己无关,实际上,自己也从中受益。比如:坐公交车遇到“老弱病残孕”,主动让座,可能会给自己暂时带来不便,但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誉,有时甚至会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激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有人说,人生的最大快乐不是索取,而是奉献。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是在奉献的时候收获了希望,赢得了尊重。也就像许多火车司机说的那样:快乐就是长途旅行中能够欣赏沿途的风光。如果不是为了旅客驾驶火车驶向远方,自己又怎么能够欣赏沿途的美景?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都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汗流浃背为别人修路架桥,说不定哪一天自己也会从这里经过。谁说前人栽树只有后人乘凉?一颗种子落地,播种人不也能在秋天的阳光里品尝到果实的甜美滋味吗?做好事,一点儿也不会感到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