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钱洪波 聂建武 程一桐)近日,新县扬尘办副主任周劲松入围河南省“蓝天之星”的消息一公布,《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媒体记者纷纷前来采访,周劲松一时间成为新县名人,该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再次吸引众人的眼球。

自打响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后,新县严格落实省长陈润儿“指标的落后是暂时的,理念的落后是致命的”的指示精神,结合自身实际,从“控尘、控排、控车、控油、控烧、控煤”六个方面入手,统揽全局,狠抓重点,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明显。

全面整改,做到有的放矢。整治之初,新县就把落实成效放在突出位置,严格执行施工工地“六个到位”和“六个百分百”计划,建成全市首家建筑施工远程网络监控平台,对正在施工的39家工地实施24小时全程监控,同时,积极开展黄标车限行整治,强力推进城区污染源拆改,涉气企业整改。目前,整改涉气企业56家,拆改10蒸吨/时及以下燃煤锅炉13台,污染源得到有效管控。

依法管制,做到不留死角。为落实监管成效,新县采取“联合执法+群众监督”监管机制,设立群众举报信箱,公布投诉电话,实名曝光违法行为,对污染环境的企事业单位下达环境行政处罚决定书,坚决做到不巡查不放过、不查清不放过、不处理不放过、不整改不放过、不销号不放过,敢于碰硬,“出重拳”“下猛药”,在全县形成强大的震慑作用和执法压力,倒逼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强力推动环境守法成为常态。

点面结合,做到长久保持。结合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新县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长远规划,做牢做细“1+6+7”方案,全面抓好秋季秸秆禁烧和烟花爆竹禁放工作,强力推进建筑扬尘污染防控、机动车尾气治理,确保全县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

截至11月底,新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已达到327天,超出市定目标110天;PM10平均浓度为50微克/立方米以下,明显低于市定目标,空气质量呈平稳向上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