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董事长徐启来 |
![]() |
茶山风景秀丽无比 |
信阳市浉河区茶都三农专业合作社注册的“茶都”牌商标,2015年被省工商局认定为河南省著名商标。
本报记者 叶红
“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信阳山水秀丽,气候宜人,素有 “美丽茶都”之雅名,而身为一名地地道道的信阳人,记者一直对茶情有独钟。初秋的一天,记者慕名前往信阳毛尖的主产区——浉河区浉河港镇何家寨,有幸见到了信阳市浉河区茶都三农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徐启来。
为人大气爽朗、待人诚恳热情,这是徐启来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见面后,谈起创业之路,徐启来感慨万千:“我们茶都专业合作社最初是由我在经营多年的八斗田林茶场后发起的,前期的工作异常艰苦,那时候条件差,技术力量薄弱,我们都是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行。后来我把自己的茶场拿出来作为股份,再吸收周边的茶农加入,于2009年创建了茶都三农专业合作社,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相关规定,由乡亲们自愿组成具有法人资格的新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我们结合自身的特点,在自主经营、民主管理、利润分配、原始基础上发展和建立了自身独特的运行机制。”随后,记者在徐启来的带领下参观了茶都三农专业合作社的茶园,一边走一边听他介绍合作社的发展之路。
浉河港何家寨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平均海拔在700米以上,气候温和,空气湿润,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生态环境最适宜茶树生长。荣获国家金质奖信阳毛尖的原料主要来自信阳的“五云两潭一寨”,即车云山、连云山、集云山、天云山、云雾山、白龙潭、黑龙潭和何家寨。俗话说,高山云雾出好茶,“五云两潭一寨”海拔均在300米至800米之间,所产毛尖茶质量最优。走在静谧的山路上,近处,佳木成荫,鸟语啁啾,茶园里绿叶亮泽,一株株茶树修葺整齐,像整齐的士兵在列队;远处,天空碧蓝,秋风送爽,茶树递次舒展,绵延不绝,茶园风景无比秀丽。记者从徐启来口中得知,茶都三农合作社现拥有资产1000余万元,年销售额7600万元,下辖3个茶叶合作社、1家茶叶公司、16家专卖店、30吨茶叶保鲜库、6个茶叶加工厂,万亩生态有机茶园基地和科研基地。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济南、郑州、洛阳等城市,在全国各大城市均设有经销商,产品远销海内外,深受广大茶客好评与青睐。谈起茶叶的质量,徐启来介绍道:“目前,我们在原生态茶园基础上所种植的茶叶不使用任何肥料追肥。而是投资购买了240台太阳能频搌式杀虫灯和35万片诱虫黄板,3万只性诱瓶,在茶叶的病虫害防治方面均采用生物、物理措施进行防治,从源头上杜绝茶叶中农药残留、重金属、有害微生物的污染。仅此一项,每亩就增加成本120元左右,但是我们合作社上下对此事高度重视,保持统一的思想,那就是紧紧围绕茶叶的种植、生产、加工等环节,严格生产流程,狠抓茶叶质量,坚决不打农药,让我们的客户知道我们‘茶都’品牌的可贵所在。”
俗话说:“制茶更比种茶难,功夫不到白流汗。”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科技产品的日新月异,现在愿意辛苦制茶的人越来越少,茶叶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栽培到采摘,从加工到贮藏,从保鲜到包装等工序都需要耗费较多的劳动力,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打造优质品牌是徐启来近年一直在思考、研究的重要工作。“浉河港的茶叶,按照产地来分,大致分为大山茶和小山茶,大山茶离南湾水库远一些,但是大山茶的味道要优于小山茶,我们茶场的茶都属于大山茶。大山茶采摘时间短,为了保证茶叶的嫩度,保证茶叶的功效,我们注重对贮藏、包装机械的引进与应用。近年我们投资几十万元购置冷藏设备,建立茶叶贮藏保鲜冷库,延长了茶叶的保鲜期,特别是对高档名茶的保鲜效果更加明显,使茶叶附加值提高10%以上。目前,我们基本实现茶叶种植、绿色防控、田间管理、修剪、采摘、加工、贮藏及包装的全程机械化,产品渐渐为世人所了解、认可,我们也由此结识了更多的朋友,路子越来越宽了。”
“泠然一啜烦襟涤,欲御天风弄紫霞。”作为绿茶中的精品,信阳茶不仅滋味甘美,而且具有很强的医疗功能,市场空间巨大,发展前景广阔。随着绿色茶园发展带来的大变革、大拓展,作为拥有品牌、资本、技术和市场优势的我市茶产业的龙头企业,茶都三农专业合作社在发展的道路上一定会越走越宽广,越走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