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南省行政机关政策文件解读实施办法》,其中对于需要解读的“红头文件”做了明确规定:政策文件解读应当结合社会热点、群众关注点,把政策文件的背景依据、执行口径、注意事项、新旧政策文件差异等讲清楚,把政策文件与群众利益的关系讲明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多角度、多侧面解读,提供相关背景、案例、数据等,把政策文件讲透讲清,让群众听得懂、信得过、用得上。解读可通过数字化、图表图解等方式展现,使解读信息可视、可读、可感。

“红头文件”我们并不陌生,也就是老百姓口中各级政府机关下发的带有大红字标题的各类政策文件、声明、公告等,许多涉及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因此,群众对“红头文件”的内容都十分关注。但在日常生活中,不少群众表示,政府机关出台的政策文件,往往因表述严谨让群众觉得“高冷”、不易懂。他们更喜欢看政策的解读文章,这些“红头文件”解读版不是原件照登,而是从普通民众的视角,对社会关注度高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红头文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官话”翻译成“白话”,最大限度地确保其表述的精确性,又能向群众讲清楚。

《河南省行政机关政策文件解读实施办法》设身处地地为老百姓着想,站在了群众的角度,让文件“亲民”“接地气”,特别是宣传政策的文件达到看得懂的效果,让老百姓能够学以致用。正视普通民众看不懂“红头文件”的焦虑,这无疑是一种进步。政府、媒体和其他权威机构应该用更多的方式和渠道,打通“红头文件”语言解读上的“最后一公里”,让各项政策真正落地。(鲁庸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