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骁勇走访粉条加工作坊。本报记者 冯康松 摄

本报记者 马迎春

今年6月,受市委派遣,市教育局干部陈骁勇到光山县南向店乡挂职任乡党委副书记。从机关到农村,从案头到地头,他用自己的方式实现了角色的转变。

陈骁勇告诉记者:“用好的机制管人管事,往往事半功倍。部门干部的优势是工作规范性强,基层干部的优势是工作扎实接地气,市委派我们来挂职,就是要实现两者优势互补。”

到任一个月,陈骁勇就通过“学、范、帮、督”,进一步理顺脱贫攻坚机制。“学”就是学习先进经验,“范”是规范制度建设,“帮”就是开展集体帮建,“督”是建立督查长效机制。如今,这些工作机制正在南向店乡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

如果说学习是开阔眼界,那么规范制度建设才是打基础的重中之重。半年来,南向店乡坚持每周召开脱贫攻坚例会、第一书记例会,每人汇报上周工作;建立扶贫项目招投标和质量监督机制,所有工程建设集体会商按政策实施,杜绝人情工程;建立扶贫考核问责机制,将压力层层传导到基层。虽然很累,但干部的精气神都调动起来了。

“我们用半个月的时间,开展了集中帮建活动,集中了全乡的扶贫业务骨干,用大兵团作战的方式,对各村工作挑毛病,帮助完善措施。”陈骁勇说,“每月一检查,每月一通报。督查长效机制的建立让各村产业发展、档案建设、帮扶措施更扎实,乡村干部和帮扶责任人都感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和压力。”

“南向店乡产业发展的基础相对薄弱,要想稳脱贫、保增收,实现更加坚实的脱贫目标,必须有当地的支柱产业做支撑。”如何发挥后发优势,在百舸争流中突出重围,陈骁勇在深入思考后,积极向乡班子建言献策。

“我们规划, 2016年实现贫困人口2945人‘人均一亩药’, 2017年实现1万人‘人均一亩药’, 2019年实现全乡4万人‘人均一亩药’。今年9月以来,新开挖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210亩,新成立中药材种植合作社3个,第一步目标已超额完成。”谈起这几个月的发展历程,陈骁勇难掩兴奋之色。

南向店乡最优质的资源是原生态的风景,但藏在深闺人未识。陈骁勇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宣传推介南向店的旅游资源。他指导乡党政办工作人员撰写《南向店乡倾力打造乡村旅游扶贫产业链》《南向店乡精心打造“水美小村”》等10余篇文章,他自己也写出《向楼之秋》等美文,刊登在省市报纸和网站上。

陈骁勇说,今年国庆长假期间,南向店乡五岳湖、王母观、向楼日接待旅客2000余人,每逢双休日接待游客近千人。刚公布的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中,南向店乡有5个村入围,占全县的12%。

陈骁勇认为,脱贫攻坚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个优秀的典型必将引领更多的人参与脱贫攻坚。因此,搜集整理好脱贫攻坚的典型企业、典型人物、典型事例非常重要。

南向店乡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多、成功的农民工企业家多、农民工对家乡的贡献多。陈骁勇把树立优秀农民工人物群像作为自己的责任,积极参与筹建南向店乡农民工文化艺术馆,用36幅全国著名画家杨伟涛的作品和多幅展板,展现南向店乡农民工创业的艰辛、辉煌的成就和扶贫的举措。

陈骁勇告诉记者:“我们筹建农民工文化艺术馆有三个目的,一是彰显成功企业家的贡献,二是引导更多的企业家参与脱贫攻坚,三是让贫困户认识到只要努力就有可能成功。”

作为教育部门派出的干部,陈骁勇把教育扶贫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他多次邀请市教育局主要领导到南向店乡,帮助解决全乡教育发展问题。为了协调解决薄改项目落地问题,简榜、长冲、陈墩学校他都去过四五次。

他还积极争取,将信阳高中的数学教研组长王春宇请到南向店一中支教,专门搞教研,还根据需要,从王春宇带来的信阳师范学院的研究生中,协调一部分学生来实习支教。

陈骁勇向记者介绍,11月15日,市教育局派出获得全省一等奖的节目来助演乡中小学文化艺术节,市教育局拿出2万元钱,为所有参加演出的孩子购买了书包和文具;光山县邮政局购买了蚕丝被等礼品,表彰了50名优秀教师、60名优秀学生;县教体局对南向店乡艺术节给予了专项经费支持。

采访最后,陈骁勇告诉记者:“我就是一个过河的卒子,市委派我们来挂职做扶贫工作,我们就要有过河卒子一往无前的勇气,有攻坚拔寨的锐气,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