黉学是息县古代建筑文庙,又名学宫。古代,满院墙壁为红色,故名黉学。上世纪五十年代,息县一中设在这里。我在这里读了三年书,留下了至今难忘的记忆。

黉学南院是操场,那里摆着单双杠、木马、平衡木、跳箱等体育器材。我最喜欢单双杠,双臂吊在单杠上,做几下引体向上,再卷体向上,分腿坐杠,翻几圈,很惬意;双臂撑着双杠,前后摆动,翻来滚去,跳上跳下,也很爽快。到自由活动时间,同学们在这里跳高跳远、打球踢毽,很是热闹。女生爱在长长的、窄窄的平衡木上做体操。她们绷直双腿,摆动双臂,或劈叉,或倒立,或翻滚,婀娜多姿,身轻如燕,引来不少同学驻足观看。

中院南边立于一米多高平台上的前殿,是一座青砖砌墙,飞檐反宇、造型别致的仿古建筑,当时是学校的教导处 。中院东西两边各九间厢房,是一年级六个班的教室。白色墙壁,红色镂空花格门,屋内有四根顶梁木柱,重梁起架,椽子上铺着薄方砖,砖上缮着灰色筒子瓦,十分气派。学生们大多数来自农村,知道在城里上学不容易,都十分刻苦用功。上课时专心听讲,自习时间认真做作业,教室里一派勤奋好学的景象。我最喜欢语文。教语文的王老师慈眉善目,知识渊博,气质儒雅,他深入浅出、旁征博引的讲解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六十多年后的今天,《岳阳楼记》那优美的词句仍然会背,朗朗上口,久久难忘;范进中举、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刘伯承挥军渡淮河的故事情景,活灵活现,历历在目。教数学的管老师的脸上总是挂着慈祥的微笑,他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给我们分析题意,解疑答难,音容笑貌,犹在眼前。班主任黄老师慈母般地关心着我们的学习,照顾着我们的生活;学校晚会演出前给我们化妆,仔仔细细,一丝不苟,直到满意为止。老师们传授知识,教我们做人的道理,一个个和霭可亲的脸庞,熟悉的身影,还萦绕在我们的心中。

中院北边的黉学大殿建在两米多高的平台上,旁边有花墙烘托,台上有五间正殿,殿内雕梁画栋,殿外金黄色琉璃瓦缮顶,屋脊上装饰着飞禽走兽,中间簇立着一串黄色园型琉璃葫芦。大殿四周回廊上有雕刻着雄狮滚龙图案的圆柱,殿前有汉白玉砌成雕刻着五龙捧圣图的斜坡,两边是供人上下的台阶。整个大殿,金碧辉煌,气势不凡。这里过去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当时成了我们的图书室、阅览室。室内靠墙是一排排书架,放满厚薄不一的图书,中间的木案上摆满各种各样的期刊,课余时间,我们就在这里借阅图书,阅览杂志。大家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地看书,整个大殿内鸦雀无声,非常安静。管理图书的徐老师总是端坐在小桌前,一边品茶,一边欣赏着同学们看书的专注情景,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

黉学后院是我们进餐的地方。我们刚入学时吃包餐,又叫吃大伙儿。那时物价很低,每月交六块六毛钱伙食费,也能凑合吃饱,但饭菜比较简单。人饿的时候,吃啥都香,大米稀饭、干饭、面条、豆芽、青菜、萝卜缨、白菜汤,都吃得津津有味。有一次粮库的工人保管不善,大米生了虫子,我们的饭碗里飘起了一条条小白虫,大家诙谐地说,全当吃肉了。那时很少吃肉,偶尔吃一顿,就高兴得像过年一样。吃大伙儿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几百人一起喝稀饭。盛了饭之后,不让有人先吃,得静静地等着,一个个都盛完了,一声“开动”,饭场里立刻响起呼噜呼噜的、暴风骤雨般的喝稀饭声,很壮观。之后改为分餐,又叫吃食堂。卖饭的窗口前排着长队,学生们一手拿着碗筷,一手拿着牛皮纸印的饭票,按次序打饭。饭场里不时有人喊着不要加队,快点快点,吆喝声不断,热闹极了。

光阴茬苒,转眼三年过去,我们的初中生活结束了。但黉学院里上初中的片片记忆,却永远留在我的脑海里,令人难忘。(陈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