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海燕 通讯员 朱丽丽)近年来,平桥区肖店乡坚持以“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新肖店”为主线,立足乡域特色,结合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从规划建设、文化引领、产业发展、机制完善四个方面入手,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

抓规划建设,打造优美环境。该乡坚持高标准规划,整合全乡土地资源,邀请设计院进行总体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先后建设了三台、张湾、高寨三个社区。采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帮带的模式进行统一建设,严把建筑质量,力争把每一处设施都打造成“工艺品”,在社区完善了各项基础和配套设施,图书馆、幼儿园、自来水厂、大型超市、文化广场、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综合农贸市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城市拥有的各类服务在社区内应有尽有。

抓文化引领,凸显生机活力。该乡加强传统国学文化教育,在文化广场设立巨幅文化墙,张贴“弟子规”等国学精粹,张榜公布上一年度“十星级”党员、干部、文明户的评选结果,号召全乡干群向先进学习。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组建由非遗项目大鼓书、河南坠子传承人、豫剧爱好者等10余人组成的民间说唱团,不定期在文化广场开展传统文化表演,聘请非遗文化传人在乡图书馆开设泥塑、剪纸和曲艺3个培训班,凡是对肖店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都可以进行免费学习。此外,还经常组织开展大鼓书、河南坠子、泥塑、剪纸等传统艺术进校园活动。

抓产业发展,夯实经济基础。该乡一村一品显特色成规模,三台村积极发展无公害反季节蔬菜和平菇种植业,齐营村全力打造泥鳅苗繁育养殖基地,左庙村的樱花园,邱湾村的晚秋黄梨种植园,元庄村的连片地膜花生种植等。劳务经济重品牌成气候,成立了“肖店基建地桩”协会,注册了“肖店基桩”商标,全乡拥有各种桩机1000多台,遍布全国各地,以“基桩浇注”为主的劳务输出队伍6000多人,年可创收近3亿元。餐饮服务潜力无穷,结合民族乡(回族乡)的特色饮食文化,吸引社会资金兴建了霞光、龙山、旭日、香满园等山庄和特色酒店,推出了清汤牛羊肉、盘龙鳝、地龙煲、鳖糊子、养生蒸菜等一批具有肖店特色的美食。“舌尖上的肖店”挑动味蕾,让你来了还想来。

抓机制完善,促进持续发展。该乡按照 “不在规划区外建房、不建没有图纸的房子”的要求,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改造危旧房,集中居住,完善基础和配套设施,打造绿化景观,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美丽乡村。不断完善管理机制,结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在全乡开展以农村垃圾治理、污水治理、规范秸秆杂物堆放秩序和建立健全农村长效保洁机制四项工作为重点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乡村环境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达到“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