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段黎明) “请问信阳两级法院推行‘一院一主题’的目的是什么?”11月17日,在信阳中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民主与法制时报社记者提问道。

新闻发布会上,该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冯琦介绍了近半年来的整体工作和亮点,中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蔡红莉,光山县法院党组成员、环境资源审判庭负责人胡晓玮,新县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负责人余丽娟向与会人员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会议由该院政教处宣传科科长王明强主持。民主与法制时报、 河南法制报、信阳日报、信阳晚报、信阳电视台等媒体记者应邀参加。

冯琦说,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于2015年8月经信阳市编办批准成立,2015年12月经市人大常委会任命了庭长、副庭长,今年6月人员全部到位并开始运转。近半年来,在中院党组和张新中院长的坚强领导下,两级法院着力于从机构、团队、理念、机制、程序等方面加强探索,为信阳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为更好地履行职能,信阳两级法院通过推进审判专门化、充分履行审判职能、构建巡回审判机制、制定司法保障意见、构建修复性司法机制、实施环保禁止令、构建司法执法联动机制、积极开展宣传调研等多项举措,及时发布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动态,营造环境保护氛围,服务于生态文明建设。今年6月份以来,信阳两级法院审结环境资源刑事案件75件,处罚107人。审结行政案件、行政非诉执行案件428件,督促、支持行政机关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审结民事案件59件,保障资源有序流转,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为突出特色,打造亮点,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信阳两级法院创新推出了“一院一主题”工作模式。信阳中院和各县区法院在依法审理好案件的同时,根据本地案件类型、特点和环境资源保护需要,确定一个工作主题。围绕主题把脉搏、定对策、做文章,取得实效。

各院亮点纷呈,信阳山地、丘陵面积广大,近两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破坏林木资源案件数量占到全市全部环境资源刑事案件数量的75%,故此,将“推行复植补种,护卫绿色家园”作为工作主题。浉河区法院确立了“护航名茶发展,守护纯净水缸”的工作主题,在刑事案件量刑处罚上突出补植、修复,在民事、执行工作中突出保护茶园生态完整及茶园绿色良性发展,突出对水源、水质的可持续性保护。新县有“中原古树王国”的美誉,有3500余株古树在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数据库中备案,还有8个国家级传统村落,23个省级传统村落。新县法院将“守护古树古村,留住虫鸣乡愁”作为工作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