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周书国走访辖区群众。段黎明 摄 |
[人物档案]周书国,男,中共党员,现任息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大队长。从警17年,先后荣获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市优秀人民警察、全县优秀政法干警、全省公安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全县优秀共产党员、全县十大爱岗敬业模范、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并荣立个人三等功。
本报记者 夏青云 段黎明
“今天来的人不少啊,字迹不太清晰,估计没水了,再换一支笔吧。”昨日早晨7:30,周书国冒着小雨,走进县政府大门治安岗亭,他首先翻开登记簿看了看,巡视了一下内务,接着又向下一个岗亭走去。
17年来,无论春夏秋冬,周书国总是坚持每天早上7点交接班制度,查看全队的考勤,讲评前一天工作得失,部署当日工作重点;无论白天黑夜,他处理好手头的事,都会骑着他的“老”摩托车不定时地对各巡逻点、岗亭的上岗情况进行巡视、督查。17年风雨无阻,周书国始终守卫着他挚爱的那片土地;无数个夜色阑珊,蓦然回首,岗亭里的灯火依旧……
己身正方能正人
“我们队员个个都是修理工。”跟随周书国多年的陈军感慨道:“我们都习惯周队的节俭了,几个岗亭里的东西坏了,都是我们自己修。前一阵的强降雨,岗亭玻璃胶被冲开了,我们买来材料自己动手修好了。”
从警17年,无论工作岗位、环境、职位如何变化,周书国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的本色始终没有变。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作风简朴、勤俭节约一直都是他奉行的准则。在他的感染和带领下,十余年来,全队硬件设备、警用车辆上岗率始终保持在100%。
50多岁的周书国,患有严重的腰椎病,但他从不言累,始终坚持奋战在一线。老伴心疼地对他说:“你都一把年纪快退休的人了,还在一线冲冲杀杀,该好好休息了!”周书国却说:“只要工作一天,就要坚守职责一天,更何况我是党员,我做不好,怎么要求那群孩子!”他是这样要求队伍,更以此来不断鞭策自己。无数个日日夜夜,他探索城区治安防控的难点和盲点,在汗水和辛劳中不断摸索前行。荣耀和成绩的背后是他无怨无悔的默默付出。
自2011年8月周书国担任巡警大队长后,他重新整合队伍资源,将以前独立工作的巡警、巡防,采取以民警为主、队员为辅的工作机制,使两支队伍形成工作合力,并在原有的3个巡逻中队基础上抽调执法经验丰富的民警增建一个案件中队,解决年轻民警执法办案经验不足的问题。在队伍管理上,他从不以个人意志为主导,始终坚持民主化管理,以正气引领队伍建设,每名队员进队必须经过审核、培训、试用,最终由队伍民主评议决定去留。为了建立队伍管理长效机制,周书国牢树“己身正方能正人”的理念,无论多忙多累,他从警容、作风、工作各个细节入手做好表率,以点带面,督促全队向他看齐。
危险之间见本色
平凡的岗位,危险却无时不在。周书国日日夜夜奋战在巡逻防控、抓捕嫌疑人、抢险处突、处理突发事件的第一现场。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队友,这早已成为他的习惯。
2013年3月27日,张某、王某二人受超载车辆雇主的雇请,利用自己身患艾滋病的特殊病情,使用注射器和针头阻挠、恐吓超检站工作人员,要求将超载车辆放行,严重妨碍了超检站工作人员的正常执法活动。周书国在接到县公安局处置指令后迅速赶到现场,当时防护工具极度缺乏,在与该2名拒不配合工作的艾滋病患者接触中,稍微不注意就有可能让自己受到感染,在劝阻无效后,周书国当机立断,冒险带头上前将二人控制,妥善处置了该起涉艾人员阻碍执行职务事件。
周书国常常告诉全队同志:我们如果把每一件小事做好,汇集起来就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3年来,周书国带领全队同志共抓获和协助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668人,共办理刑事案件22起,行政案件60起,行政拘留180人,刑拘38人,逮捕16人,起诉31人。
十几年如一日,每每在危机时刻,他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始终保持昂扬的工作斗志和勇士风范,以过硬的政治素质和技能本领,扎实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周大队来了没有?”这是很多兄弟部门、局党委成员甚至县委、县政府领导在处置突发事件及群体性事件现场,第一时间习惯性问的一句话,好像他就是一颗定心丸,只要他在现场,同志们干事的精气神更饱满、底气更足。
同样,作为一位丈夫、儿子、父亲,他有对家庭、对母亲、对妻子、对女儿深深的愧疚。母亲生病在北京住院的时候,他始终没能去看望过;妻子在交通事故中受伤住院期间,女儿正临近高考,周书国都无法陪同……舍小家为大家,他总是这样默默地奉献着。
正因为头顶有国徽,心中有人民,他才能如此甘于平凡,无私付出,一心为民,临危不惧。17年,岁月改变了他曾年轻的容颜;信念,却使他的忠诚超越时空,熠熠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