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康松 马迎春

近年来,团市委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着眼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遵循未成年人成长的特点和规律,丰富内容形式、创新方法手段、完善体制机制,不断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局面。

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不断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养

团市委以“我的中国梦”为主题,抓住清明、五四、六一、七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坚持网上网下相结合,扎实开展系列道德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引导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充分挖掘节日内涵、传统习俗尤其是爱国主义情感,开展清明祭英烈缅怀祭扫活动19场次,引导未成年人缅怀先辈,学会感恩,学习历史,传承文化,铭记责任。组织未成年人在中国文明网上向先贤先烈鞠躬献花、抒写感言寄语。利用重要时间节点,举办各种形式的主题团日活动,广泛开展庄严感、仪式感强的教育实践活动270多场次,覆盖青少年34万人次,表达用中国梦引领人生航向、为实现中国梦奋发学习、健康向上的人生信念。

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促成未成年人全面发展

近年来,团市委持续开展“红领巾争章风采大赛”,4年来有71万少先队员参与活动,成为团队组织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争章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我的中国梦”教育具体化、可操作化、儿童化,从少年儿童日常生活、学习的具体环节入手,简便易行,人人可为,天天可为。争章活动不仅是少先队教育的目标体系,同时也是少先队的教育活动体系,更是少先队的评估激励体系,注重全面的素质培养,鼓励发展特长,打破了单纯以学业成绩为主要指标的评价方式,建立了少先队的多元评价机制,成为少先队组织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以志愿服务活动为手段,树立未成年人志愿服务理念

近年来,团市委每年以“3.5”学雷锋日、“五四”“六一”为契机,组织广大青少年志愿者开展“红领巾助残”“助脱贫心连心 手拉手共成长”“书香润童年”等手拉手系列活动,重点关注留守儿童以及特殊困境儿童群体,和他们交朋友、做伙伴,倾听他们的诉说、心声和愿望,已有30万少年儿童参与此项活动。

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近年来,团市委努力把新媒体平台建成传播积极健康向上信息和青少年文明理性表达心声的新平台,利用“青春信阳”微信平台和团属微博发布青少年感兴趣、能够引起热烈反响的热点新闻、热门话题,用先进的、积极的、正确的思想引发未成年人对社会的思考,树立未成年人正确的、健康的、向上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巩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空中”平台。

拓宽教育场所,积极搭建实践阵地

近年来,全市各级团组织牢牢把握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主题,深入挖掘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基层文化设施的育人功能,开展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1050多场次,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各类青少年课外活动基地成为广大青少年培养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成为青少年学习革命传统、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课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走向社会、扎根于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