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孟磊 通讯员 王长江)近年来,淮滨县滨湖办事处始终把改善人居环境作为中心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加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
滨湖办事处前楼社区抓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机遇,用足用好政府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带领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巧干,使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得以逐年提高,社区呈现出富裕和谐稳定的新局面。前楼社区地处淮滨县城新区西侧,是一个典型的郊区型农村社区,过去这里脏、乱、穷,规划无序,污水、垃圾、危房遍布,多数居民房屋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所建。2007年2月,前楼社区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吸纳村民的合理建议,进行科学规划。通过对“空心村”整治和废弃地、湖洼地、坑塘、坟地的整理,腾出新村基础用地和居民宅基用地,在社区内进行土地置换,置换资金用于新村建设。社区以宅基地换新居的方式,投入1200万元,建成了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的王营小区,使63户居民不花钱住进了户均面积约285平方米的新房。随后,投入1400万元在韩营小区建成72套新居,让居民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小洋楼”,投入200多万元修建社区道路17条,让居民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针对社区居民的就业、养老问题,社区“两委”殚精竭虑探索新的富民之路,以社区集体投资控股为龙头,带动广大居民融资兴业,以县“走读淮河”项目建设为依托,在社区居民的支持下,投入1亿元,参与县“走读淮河”重点项目建设,从而实现了社区集体资产的扩大和社区居民变股民的目标,广大居民得到的红利将会越来越多。
为做好社区公益事业,该办事处投入300多万元,建成集文化广场、图书室、灯光球场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文化大院;投入110万元,建成全县一流的农村敬老院,解决了社区五保老人的养老问题;投入300多万元,建成社区幼儿园,解决了辖区儿童上学问题。通过近两年来的建设,社区新安置点一期工程顺利实施,5栋安置楼已拨地而起,一些因征地而失去住宅或宅基地的社区居民将很快住上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