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科院 陈金平
根据晚播小麦冬前积温少、根少、叶少、苗小、苗弱、春季发育进程快等特点,要使晚播小麦丰产、稳产,在措施上必须坚持以增施肥料、选用适于晚播早熟的小麦良种和加大播种量等为重点的综合栽培技术。
1.增施肥料,以肥补晚。由于晚播小麦冬前苗小、苗弱、根少、叶少,没有分蘖或分蘖很少以及春季起身后生长发育速度快、幼穗分化时间短等特点,必须对晚播小麦加大施肥量,以补充土壤有效养分不足,提升有效养分供应能力,促进小麦多分蘖、多成穗、或大穗,以提高单产水平。
2.选用良种,以种补晚。宜选用弱春性和春性品种或半冬性早熟品种。这些品种发育进程较快,营养生长时间较短,灌浆强度较大,易形成大穗,与晚播小麦的生育特点比较吻合。
3.加大播量,以密补晚。晚播小麦由于播种晚,冬前积温不足,难以分蘖或分蘖少,常规播量会导致成穗数不足,影响产量。因此,加大播种量,依主茎成穗为主是晚播小麦增产的关键技术。播期越迟,播量越大。一般每晚播3天,亩播量增加1公斤左右,依田间具体情况酌情增减。
4.提高整地播种质量,以好补晚。
(1)及早开沟晾墒,抢时早播。抢时间是争取有效积温、夺取高产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措施。尽量早腾茬、早开沟排水晾墒,早整地,早播种,加快播种进度,减少积温损失,争取小麦带蘖越冬。
(2)精细整地,足墒下种。精细整地不但能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而且可以消灭杂草,防治小麦病虫草害。可采取浅耕灭茬或旋耕灭茬播种,也可采取板茬直接耧播或板茬直接撒播后开沟覆土盖草措施,以利早出苗、早发育。
(3)宽幅播种,适当浅播。采取宽幅播种技术可以加宽播幅,使种子分布均匀,减少疙瘩苗和缺苗断垄现象,有利于个体发育。宽幅播种能使播种时种子分布是一种较宽的带状而不是较窄的条状。播种深度以2至3厘米为宜。
5.浸种催芽,以芽补晚。为使晚播麦早出苗,播种前用25至30℃的温水浸种5小时左右,捞出沥去明水,保持温暖湿润状态(20至30℃),待小麦籽粒露白时播种,可提早3至5天。
6.应用催芽剂,以“药”补晚。利用ABT4号和6号生根粉、荼乙酸生根粉或磷酸二氢钾等促进小麦生根发芽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按其使用说明配成适宜浓度的水溶液,将麦粒放入浸种,浸种时间、浸种方法均按其说明执行,一般2至3小时,捞出后保持湿润状态,放置于20至30℃的环境中,等露白时播种,可促使小麦早出苗4至7天。注意浸种时间不可过长,浓度不可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