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雪峰 李海
“交易总额达4.897亿元,总发单量119.9万单。”11月11日24时整,在浉河区金牛物流产业集聚区电商孵化园内,浉河区委书记邵春杰兴奋地向前来参加2016“直击信阳·浉河双十一”新闻媒体推介会的企业代表、省市媒体记者宣布“双十一”当天浉河区电商物流业的战绩。看着这样的数字,禁不住让人发出感叹:“这真是个让人心潮澎湃的日子!比去年‘双十一’2.76亿元的交易额又前进了一大步。”
作为我市电商物流产业发展的排头兵,浉河区在“双十一”的表现令人称赞。纵观全市,成果亦然。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双十一”,全市电商销售额6.55亿元,其中跨境电商销售额255.8万元,累计快递物流发单1660147单。
“双十一”就像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信阳拥抱“互联网+”后所展现出的潜力。从买卖窗口到流通渠道,再到无处不在的商业基础设施,从线下到线上、从城市到乡村、从境内到境外,互联网正悄然改变着我市传统商业和传统贸易。
盘点今年以来我市电商物流产业发展的“成绩单”,表现令人称赞。据统计,今年1月至9月,我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55.97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各行各业不同程度“触电”“上网”达1.4万多家,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率达60%,各类从业人员近3万人。全市现有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6家、省级示范基地1个;市县两级创建各类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区近20个,成立了电子商务协会及相关行业协会11个。阿里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市2015年度电子商务发展指数为3.006,其中网商指数5.087、较去年翻一番,位居黄淮四市前列。
借助“互联网+”,信阳的经济社会发展已插上了“云”翅膀,也必将产生新的奇迹。正如市委书记乔新江在市五次党代会上向全市人民发出的号召: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培育高效便捷的物流新模式,带动人才流、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把信阳建成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电商物流组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