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交通作为城市的主要功能和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是连接城市的重要纽带,也是为城市发展运送人流、物流的重要通道,事关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城区交通既是一个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也是树立城市良好形象的重要标志,它不仅关系城市公共交通安全,影响城市品位的提高, 人民幸福生活指数的提升,更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然而,由于城市的快速扩张,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机动车的加速增长,加之老城区的历史原因和规划布局的相对滞后等,造成的道路拥堵与停车难现象,已经制约着城市的发展,影响着市民的工作和生活。对此,社会各界都在思考、分析、谋划,力图解决困扰城市发展的交通瓶颈。对此,本报《社会周刊》力图通过全方位的实地采访与调查,推出“破解老城区停车难问题”的专题系列报道,以期对我市中心城区建设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本报记者 李小然
和美、天润、新玛特等商场和市中心医院、市中医院等泊车困难,居民区、各类市场旁、部分学校区域等泊车困难,东方红大道、民权大道、申城大道、四一路、申碑路、礼节路、新华路、解放路等泊车困难……车辆停泊难以及由此导致的交通拥堵现象,已成为我市中心城区尤其是老城区的家常便饭,因此也成为市民近期街谈巷议的热点。
对此,市民着急,市领导同样着急。据《信阳日报》报道,近日,市长尚朝阳主持召开我市城市停车场建设工作推进会,研究我市城市停车场建设等相关工作,并将停车场建设项目列入2017年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停车难这一事关民生的大问题,已经进入了市主要领导的视野。
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人汽车的数量急剧增加,停车难、行路难已成为世界各大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面对这一共同现象,各地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的地方。在记者的走访调查过程中,综合各方反映,由于停车难导致的车辆乱停乱放,是造成老城区交通拥堵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按照畅通工程评价体系,每100台当量小汽车应有20个停车泊位。而据信阳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资料显示,截至今年5月,我市中心城区小型汽车保有量达11.8万辆,需停车位23600个,现只有停车泊位7200个,缺口16400个。
说起停车难,在市中心医院陪老父亲看病的王先生深有体会。由于医院内停车位紧张,王先生只能将车停在距医院有相当距离的路边停车位上,再搀着腿脚不便的老父亲慢慢走到医院。在同样有着密集人流量的商业街区,停车也是一位难求。这让爱逛街的张女士在一个月内“收获”了不少罚单。“不是不想规范停车,实在是围着和美商场转了几圈,愣是找不到一个空位,都停满了……”张女士无奈地自嘲“抢车位”技术不佳。
每天晚上7时左右,关桥桥头的浉河中学门口常常有三、四名交警疏导交通。“家长接孩子放学,把车停在学校门口的路上,道路被占了大半,只剩窄窄的小道让各方车辆通行”,顺着交警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沿河的道路上一辆辆车并排停放,已经停成了3排,而此时关桥的红绿灯口来往车辆几乎动弹不得……
因停车难造成的种种问题,给市民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这一事关民生的问题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当天举行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推进会上,听取完各相关部门情况汇报后,市长尚朝阳指出,加快城市停车场建设,缓解停车难问题,既要聚焦当前,更要着眼长远。目前,各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协作联动,全力落实相关工作,力争让停车难问题得到缓解,给市民带来切实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