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浩然

近年来,电信诈骗、钓鱼网址、信息窃取等诈骗手法层出不穷,使人防不胜防,不少市民纷纷中招。近日,市民周先生就因一通某银行“工作人员”的回访电话,损失了2000元。

周先生告诉记者,上个月他在某银行申请了一张信用卡,在拿到卡的第二天,一名自称是该行的工作人员打通了他的电话,对方在电话里问周先生是不是刚刚申请了一张信用卡,并且还询问了信用卡的额度和周先生的满意程度,并告知此通电话是对新用户的回访电话。“由于我确实是刚办理了一张该行的信用卡,这个电话也打的正是时候,我便没有怀疑。针对对方提出的问题,我一一作了回答,内容包括卡号、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卡的额度等等。但没想到的是,刚挂电话不到10分钟,我的手机就收到了条消费2000元的扣款信息,再确认后,我的卡里确实少了2000元钱,我便拨打该行的全国统一客服电话,在与客服沟通后得知,该行根本就没有打过什么回访电话,而我被扣的2000元是在某网站上交易时扣掉的费用。这时我才反应过来自己是被骗了。”周先生说。

警方提示:面对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的电信诈骗,广大市民一定要增强防范意识,不要在可疑电话或网络链接里泄露卡号、密码、验证码、身份证号码等信息,一旦出现异常交易,应尽快对非本人交易的卡片进行冻结。同时,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扫描二维码、登录陌生WIFI,免受金融诈骗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