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1年以来,我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突出“一个载体、四个体系”建设,持续用心“四个工业”,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自主创新体系,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效发挥了科技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和驱动作用。

近年来,信阳市气象学会、信阳市统计学会、信阳市林学会、信阳市医学会、信阳市土地学会、信阳市水利学会、信阳师范学院科研处、信阳农林学院科研处等科研团体,为我市科技创新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下面让我们看看这些科研团体在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成绩和经验。

提升科研层次 服务社会发展

——信阳师范学院科研工作纪略

本报记者 冯康松

信阳师范学院充分注重内涵建设,强化科学研究工作,加大科研投入,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以科研平台建设带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积极培育优秀成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学校先后建设了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科研项目获批数量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构筑科研平台,提升科研水平。汇聚学术队伍,构筑三级研究平台。该校按照“突出新兴学科,兼顾传统学科;注重理论研究,发展应用研究”的原则,鼓励组建跨学科学术团队,鼓励与上级相关部门和重点研究机构联合组建研究机构,构建了三级研究平台。目前,学校建设了11个省级研究平台、10个厅级研究平台,4个共建平台,同时建设了27个校级研究机构。通过各级科研平台建设,实现了汇聚人才、整合团队、凝练方向、彰显特色的目的,大大推动了学校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发挥智囊作用,服务地方政府决策。信阳师范学院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积极为地方政府提供咨询服务,为发展地方经济献计献策。由孙宏典教授主持完成的河南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研究”,从中国共产党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理论探索、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等六个方面展开研究,系统地阐述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从而使党的自身建设由四位一体推进到五位一体。该所还与信阳市委联合在农民工问题研究方面做出较多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农民工‘双向维权’机制”的观点,被广泛采纳并付诸实践,先后受到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评价,得到时任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特别肯定,认为“信阳市首创的农民工双向维权经验值得推广”。

挖掘文化资源,服务地方文化建设。信阳地处淮河上游和大别山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淮河文明研究中心”及“大别山红色文化研究所”在大别山红色文化研究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并先后出版了《许世友传》《吴焕先传》《大别山民歌研究》《豫南根据地史略》《将军的故乡》等系列著作。

中原文化与闽台寻根研究中心是信阳师范学院最具特色的人文社科类研究平台。为了深入研究移民文化,该校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合作组建“中原与闽台关系研究中心”。主要从事海峡两岸关系研究、闽台姓氏中原(固始)寻根研究、豫籍台湾名人研究,以及两岸地方史志研究。近年来,中心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台办、省台办和台湾相关研究机构的关注和高度评价。

推进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信阳师范学院积极引导科研人员面向经济社会发展,拓宽科研领域,加强横向联合,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学校先后选派20余名科技特派员入驻信阳市有关企业,给予技术支持。该校大力推进“2011”计划,2014年7月,由该校牵头共建的“建筑节能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入选河南省第三批协同创新中心。这标志着该校在建筑节能建材领域进入了省内高校的前列。目前,该中心已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多家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并且起草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性能测试技术规范》获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审核通过,现已报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批。“信阳市机电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与信阳市联合研发永磁开关系统、磁千伏继电保护装置等多项产品,为该校产学研结合、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拓宽了领域。

创新“智库”建设 提供智力支撑

本报记者 冯康松

信阳市统计学会是致力于统计科学研究的学术团体。自2009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优势,在推动统计科研、促进学术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荣获“全国先进社科组织”“全国大中城市先进学会”“4A级社会组织”“信阳市科协系统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全力打造统计“智库”。信阳市统计学会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决策关注的重大课题,指导广大会员开展前瞻性、针对性统计分析研究。将分析研究按照课题研究、专题分析、进度分析、统计信息四大类分类管理。课题研究突出服务于经济发展大局和统计制度的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统计研究产品的理论性和权威性;专题分析突出服务决策的咨政功能,进一步提升统计分析产品的针对性和可行性;进度形势分析突出监测预警功能,进一步提高统计分析产品的时效性、敏锐性和前瞻性。通过提高质量、创新特色,形成覆盖面广、功能互补、特点鲜明、层次清晰的统计分析研究产品系列,逐步形成一批适应需要、社会公信力强的统计分析研究精品。

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信阳经济》作为信阳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信阳调查队联合主办,市统计学会承办的经济类季刊,开设工业论坛、产业聚焦、民生观察、政策前沿、数据解读、文化广角、环球风云、乡镇风采等9个栏目。自创刊以来,学会始终坚持精品意识,围绕主题,精心选材,不断丰富内容、提升品位,积极为广大会员搭建起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目前《信阳经济》已累计发行27期,影响力不断扩大,已成为各级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了解信阳经济社会发展的窗口,成为统计学术科研及学术交流的阵地。为进一步提升交流效果,每年春季学会组织召开全市统计调查科研成果表彰大会,总结交流经验、征求对策建议,编印发放《统计科研成果汇编》,为进一步加快统计科研成果转化、促进会员交流成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搭建人才发展平台。信阳市统计学会作为全市群众性的学术团体,始终主动把为统计事业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凝聚人才视为发展重任。一是积极组织会员学习交流活动。一方面,强化与省内高校合作,组织实施全市统计系统领导干部和统计人员培训班,以帮助其适应新经济、新理念、新体系等对统计工作的新要求,提高其观察分析经济社会现象、撰写统计调查分析报告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举办《信阳统计讲堂》,组织好《中原统计讲堂》收看活动,采取邀请专家授课、专题报告、集中学习等形式,让会员不断拓宽视野,提升科研能力。二是积极举办论文评比活动。每年春季组织会员进行论文交流,开展优秀统计论文评比,调动会员积极性,提升会员整体学术水平。通过造就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良、勇于创新的“智库”队伍,不断为加快统计事业改革创新,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提供创新性、前瞻性的智力支撑。

信阳市医学会:突出行业特色 助力“健康信阳”

本报记者 冯康松

近年来,信阳市医学会坚持突出“医学”这一行业特色,紧紧围绕“健康”这一民生主题,努力做好全市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人才推荐、专业培训、医学科普4篇文章,有力推动了我市医学科技的繁荣与发展,为“健康信阳”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术交流务实创新——秉承“搭建平台,资源共享”的宗旨,利用专业论坛、手术演示、技术比武等新颖的活动形式,让不同人群都能参与到学术交流中来。2013年以来,学会先后组织了29个专业的50余次学术交流,其中,主办了国家级学术会议1次,配合省级学术会议在信阳召开5次,市级学术会议40余次。中国Ⅱ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推广培训会议促进了我市糖尿病的防控救治工作,药学专业信阳第一届处方(医嘱)大比武活动推动了医疗机构用药更加规范,第四届鄂豫皖儿科论坛增进了我市儿科领域向更高技术水平的交流学习。这些活动共邀请了国内专家60多人,交流学术论文100余篇,参加人员有4000多人次,规格高、影响力大,既推动了我市医学专业不断向前发展,也极大地开阔了我市医学界的视野,更使专业队伍建设与学术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人才推荐取得突破——向国家级相关专业成功推荐我市委员2名,选推的医师获得第七届“河南省优秀医师奖”称号1名,我市卫生优秀专家担任省级各专业委员会委员或学组委员共200多人,担任省护理学会委员20余人。2015年,向市科协 “自然科学奖”评审专家库推荐了20名优秀专家。

专业培训成效显著——结合我市卫生技术人员的实际需要,充分利用市级专家库的资源优势和已有的信息化视频培训系统,创办了“信阳医学大讲堂”。自2014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近30期,培训人员2000余人次。“大讲堂”主讲人多是我市各医院各专业的主任及精英们,他们免费为全市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技术人员讲解医学新知识、新技术和新进展。

医学科普有声有色——医学科普是普及和推广医学技术和知识的有效形式。2014年以来,信阳市医学会先后精心组织了20余次“多学科省级学会下基层科普行”巡讲活动,如河南省超声医学应用规范——基层巡讲,为不同学科的一线技术人员带去科学有效的诊疗技术;开展内分泌专业的“名医下基层”活动,深入商城、新县等山区,送知识、送技术。同时,利用各类卫生日、每年一次的科普日等开展义诊活动的有利时机,向广大群众普及卫生常识和防病知识,倡导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方式,为“健康信阳”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信阳市林学会:立足林业科技 助推信阳发展

本报记者 冯康松

信阳市林学会以信阳市林科所为依托,充分利用林科所的国家级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省级林业生态工程技术中心、厅级重点实验室三大科研平台和油茶高效示范基地,深入开展森林生态环境观测、野生珍稀濒危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油茶、板栗、核桃等木本粮油高效示范栽培等方面的研究,为信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和发展林业产业、繁荣农村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共计26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4项、市厅级5项、国际援助合作项目1项。培育林木新品种3个,获成果奖励8项,其中,市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先后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被省林业厅授予“全省林业科技先进单位”,被省科技厅授予“科技扶贫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依托单位科研优势,服务信阳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开展信阳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信阳市重点景区负氧离子含量监测研究,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信阳生态文明示范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目前开展的“信阳城市森林对PM2.5等颗粒物吸附调控功能研究”, 对改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城市宜居特性、带动区域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科技推广,促进成果转化。结合板栗、油茶等推广项目的实施,先后在光山县建立油茶示范林3000亩;在浉河区建设栗茶混交示范林1000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结合 “三下乡活动”和 “万名科技专家送科技服务三农活动”,选送科技特派员5名,组织科技人员参加送科技下乡活动10余次,举办专题讲座,开展板栗、油茶等栽培技术培训10余期,培训林农3000多人,受到广大林农的一致好评。

信阳市气象学会:加强气象科研工作 提升服务发展能力

本报记者 马迎春

近年来, 信阳市气象学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执行中国气象局和省气象局的决策部署,大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建立健全科研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加强部门内外合作交流,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提高和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科研工作硕果累累。信阳市气象学会紧紧围绕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开展科研开发工作。近5年,全市气象部门共有8个科技项目获得信阳市科技进步奖。其中《信阳市暴雨洪涝气象灾害预报研究与应用》《平桥区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研究与应用》2个项目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信阳毛尖茶农业气候区划及灾害影响评估》《洪涝对水稻主要生育期影响评估试验研究》《风电场防雷装置检测技术方法研究》《信阳市公共气象业务服务平台》等6个科技项目获得信阳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同时,还积极参与外部门科研工作,其中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信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河南省气象科研与技术开发二等奖1项。

科研成果效益显著。科研成果投入应用后, 气象业务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高。2015年与2010年相比,全市24小时晴雨、最高和最低气温预报准确率分别提高了2.8%、7.5%和7.9%,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预警能力明显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得到增强,气象预警信息覆盖率提高到90%以上,气象服务在指导生产、抗洪抢险、防灾减灾和重大活动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气象服务公众满意度稳步提高。由于气象服务成绩突出,近年来我市气象系统有2名科技人员获省部级表彰,多人次获市厅级表彰。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助推优势产业发展

——信阳农林学院科技创新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冯康松

信阳农林学院是一所以农林学科专业为特色,农学、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坚持以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和科技服务能力为目标,将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作为办学突破、快速发展的核心理念,走出一条“面向市场、服务当地,立足优势、彰显特色”的办学之路。学校已成为信阳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人才、知识、技术和智力支撑。

强化科技创新与服务平台建设,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学校牵头组建了河南省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河南省水库生态渔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获批建立豫南植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院士工作站、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和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市厅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面向信阳及周边地区粮食、林果、水产、茶叶、畜禽、花卉等产业发展,积极开展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在动植物新品种培育、良种引进、种养加新技术、动物疫病防治、植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等技术上,学校的一大批成果转化为科技生产力,仅该校教师承担的“稻麦油茶栗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立体生态茶园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技术转化与示范”等7项省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就产生经济效益近亿元。近年来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0多项,获得省部级奖85项,获国家专利100余项。获批建立2个省级培训基地、1个省级科普示范基地、5个省级产学研合作试点项目。教师承担河南省科普及适用技术传播工程项目60项,河南省科技特派员专项25项,“三区”人才支持计划360项,推广杂交稻栽培技术、畜禽疫病防控技术、茶叶无公害生产技术等农业科研成果70余项,每年开展各类科技服务活动千余场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5万人次,发放科技资料4万余份。

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学校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学科优势致力于原始创新,使学校科研工作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生产服务。学校先后与100余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建科技研发中心、产学研基地、联合实验室、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多种形式的研究机构和实习实训基地。通过共建,学校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对技术难题攻关,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

探索地方特色经济难题,助推优势产业发展。学校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科研方向,注重科研工作与地方经济建设有机衔接,充分利用学科专业特点和信阳的区位、资源优势,科技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科研项目选题,进行了一系列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科研工作。该校教师开展了豫南和淮河源生物多样性研究;主持制定了《地理标志产品信阳毛尖茶》国家标准,参与编制《无公害信阳毛尖茶》河南省地方标准及《河南省特色产品—茶叶》标准体系;承担农业部重大农技推广专项—《河南省农牧产业一体化农技推广服务试点工作》中的《豫南稻茬小麦增产技术集成与示范》等;信阳农民大学根据信阳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已开展了20期培训,共培训千余人次,为促进地方特色产业的形成和发展积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