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 環 一级保护鸟类朱 成功训养 |
万亩茶园 |
罗山皮影 |
国家4A级风景区灵山 |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何家冲 |
培训电商人才 |
青山镇易地搬迁农户住新房 |
石山湖 |
近年来,罗山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抓项目促发展、抓作风促落实、抓稳定促和谐,着力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着力稳增长、强基础、惠民生,奋力推进魅力罗山建设,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2014年,在全省各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评比排序中,罗山排名第34位,居全市七县之首。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160.1亿元,是2010年的1.7倍,“十二五”年均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亿元,是2010年的2.7倍,年均增长21.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500元,分别是2010年的1.7倍和1.8倍,年均增长11%和12.7%。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工业用电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全市的位次普遍前移,有的还实现了翻番。
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县域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8.5:35.6:35.9。累计实施重点项目425个,完成投资282.9亿元,是“十一五”的3.8倍,立德高电子、铭科电子、捷胜石业等一批投资超亿元的重点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对县域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工业主导更加突出。2015年,全县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分别是2010年的1.5倍和1.8倍,产业集聚区呈现出企业集聚、产业集群、特色彰显、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荣获全省“十快”称号,晋升为一星级产业集聚区;石材园区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年产值达8亿元以上,被评为“中国石材业最具发展潜力产业园区”。农业基础更加稳固。粮食产量连续五年超14亿斤,实现“十二连增”,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高标准粮田示范县;茶叶生产实现质量、效益双提升,连续八年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形成规模,土地流转突破150万亩,发展家庭农场700余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走在全市前列,被评为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化管理和服务试点县。三产带动更加有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旅游综合收入增速高于同期GDP增速,旅游相关产业收入年均增长19.2%。现代物流业发展和专业市场建设步伐加快。特色商业区建设扎实推进,逐步成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电子商务蓬勃兴起,带动大众创业的作用日益凸显。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行政审批、公共文化服务、园区扩权提效、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等重点改革取得实效。财税、投融资和金融改革有序推进,政府融资平台建设全市领先。农村综合改革被确定为全国试点,户籍、林权、水利、供销、农电和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等体制改革顺利完成,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经济发展外向度持续提升,信阳珠江村镇银行、中原银行等一批金融机构相继入驻罗山,金融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大忠电子、同裕电子、鑫辉光电等一批外地企业集群落户园区。“十二五”期间,全县进出口总额1.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分别是“十一五”的3.8倍和2.1倍,被评为河南省对外开放先进县。
城乡环境更优更美
城市扩容提质步伐不断加快。开发建成住宅小区70余个、面积358万平方米,一批中高档商居小区相继建成,环城主次干道、背街巷道、污水处理厂、供排水管网、垃圾中转房、朝阳国际广场、文化体育中心、新职业中专等一批重点市政工程先后建成使用。县城建成区面积达20.3平方公里,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38.5%,比“十一五”末提高6.2个百分点。交通路网建设力度空前,境内宁西铁路增建二线工程、京港澳高速改扩建工程顺利完成,新修乡村公路287公里,所有行政村均通上水泥路(柏油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得到加强,节水灌溉、渠道整修、安全饮水、农村电网改造、水库除险加固、水土流失治理、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等一批重大工程有序推进,全县5000方以上“碟子塘”改造全面完成,多次荣获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红旗渠精神杯”。美丽乡村建设展现新画卷,先后被《人民日报》、《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灵山村被评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铁铺、灵山荣获全省美丽宜居乡镇称号。
民生民本持续改善
全县民生支出累计达90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8%。教育、文化、民政、卫生、扶贫等继续保持全国全省先进水平,科技、环保、国土、林业、广电、人防、残联、史志、档案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先后荣获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全国五保供养工作先进县、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县、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县和省级卫生县城、省双拥模范县等10余项国家、省(部)级荣誉称号。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3个、省级生态乡镇6个、省级生态村21个,被列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和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城乡居民的社会文明程度普遍提高。平安罗山和法治罗山建设深入推进,公众安全感指数连续多年保持全省先进,先后被评为全国法治工作先进县、全省信访工作先进县、全省公安工作先进县、全省安全生产先进县、安全河南创建示范先进县。
脱贫攻坚步伐加快
目前,罗山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2189人。为如期实现2018年脱贫摘帽,进一步明确细化了脱贫攻坚路线图、时间表,即:2016年,减少贫困人口17713人,实现29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2017年,减少贫困人口15257人,实现27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2018年,减少贫困人口9219人,实现14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实现全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2019—2020年为巩固提升期,对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继续落实相关扶贫政策,支持其实现稳定脱贫,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贫困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围绕这一目标,罗山县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出台的“5个办法”和“5个方案”要求,精准谋划、科学布局、持续发力,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摘帽。一是突出抓好产业发展。立足罗山实际,选准产业发展方向,按照特色发展、规模经营的原则进行产业布局,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积极探索产业扶持模式,灵活采取直接帮扶、托管帮扶、合作帮扶、社会帮扶、股份帮扶等多种模式来帮助贫困人口、贫困家庭走上产业发展脱贫致富的路子。二是突出抓好转移就业。利用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各类培训补贴,加强农村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培训。依托电子孵化园和电商协会,开办电子商务培训班,面向有知识、有能力的农村贫困人口,提供专业技术培训,通过鼓励创业实现脱贫致富。三是突出抓好易地搬迁。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妥善安置。对于整村搬迁的,结合实际统筹执行国家政策,做好规划,选好地址,把有关款项实实在在用在扶贫搬迁上,确保搬得动、安得住、富得快;对于搬迁不出去的零散贫困户,整合各方资金推动危房改造等工作。四是突出抓好资金整合。围绕“五个一批”脱贫路径,以产业发展、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易地搬迁扶贫为重点,积极整合扶贫资源,建立完善扶贫项目库,把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和社会资金打捆使用,放大资金使用效应。五是突出抓好保障兜底。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改善基本办学条件,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探索推进从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中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加大对贫困家庭大学生的救助力度。切实保障贫困人口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积极做好贫困户住房保障工作。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四进四提升”活动,破除了一批“四风”突出问题,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困难。牢固树立“重德才、重实绩、重公认、重基层”的用人导向,选优配强了各级领导班子。认真落实“两个责任”,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对腐败问题保持高压态势,从严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案件,党风政风进一步好转,营造了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委对人大、政府、政协工作的领导,巩固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的职能作用,县委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加强。
罗山名片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全国生态示范县
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
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全国“两基”教育先进县
全国林业生产先进县
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
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先进县
全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
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县
全省职业教育强县
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