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湖水库全景

民生为上,治水为要。水利兴,则仓廪实、农业稳、民安居、城市美。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及民生事业的方方面面。

市四次党代会以来的5年,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的5年,是全市水利改革发展极不平凡的5年,也是水利普惠民生,行业能力迅速提升的5年。

5年来,全市水利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治水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描绘了水利改革发展、兴水惠民的精彩画卷。

5年来,全市水利建设投入高达108.29亿元,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再上新台阶;农村水利和民生水利建设提速增效,改革红利普惠于民;水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河湖水域生态环境日趋向好……

水利建设不断加快,支撑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5年来,我市水利建设总投资108.29亿元,占全省“十二五”水利建设总投资1226亿元的8.83%,是我市“十一五”水利投资的3倍多,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每年争取水利投资的数量,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均位居前三名。

出山店水库2014年11月开工建设,结束了淮河干流上游没有大型洪水控制性工程的历史。该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重大水利项目之一,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单体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

先后完成了20座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建设,实施了832座小型病险水库、5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恢复防洪库容2.32亿立方米;开展了27个中小河流治理,累计治理河长205.8公里,治理段河道防洪标准提高到10年—20年一遇,除涝标准提高到3年—5年一遇,水资源调蓄能力和防洪减灾能力进一步提升。

防汛抗旱成效突出,有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

成功抗御了2015年“6·27”等7次强降雨引发的洪涝灾害,取得了2011年至2013年连续3年抗旱保丰收的全面胜利,累计实现防汛抗旱减灾效益126.8亿元。

2015年“6·27”洪灾,全市共有85个乡镇、19.88万人受灾,汛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周密部署,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全力开展抢险救灾,紧急转移安置人口8934人,防汛部门科学调度水利工程拦洪错峰,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

2011年至2013年,我市连续3年干旱。尤其是2013年7-8月发生了严重夏旱,58条小型河流断流,102座小型水库干涸,4480眼机电井出水能力严重下降,秋作物受旱277万亩,各级水利部门全力以赴,完成了艰巨的抗旱灌溉任务,为全市粮食增产及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农田水利建设持续开展,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长藤结瓜”式的水利灌溉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覆盖了全市主要农业生产区域,确保了全市粮食产量“十二连增”。

以“信阳精神杯”竞赛为载体,以夺取“红旗渠精神杯”为目标,扎实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我市2011年、2012年连续夺得省“红旗渠精神杯”,平桥、罗山等县区5年累计夺取“红旗渠精神杯”10座。

实施了6座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开展了10个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列入国家粮食核心区的产粮大县实现了全覆盖,恢复灌溉面积103.3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58.28万亩。通过持续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全市可发挥灌溉效益塘坝达17.65万处,可蓄水量达7.01亿立方米,可使用灌溉机电井2万余眼,各类灌区884处,灌溉总面积581.37万亩,农业生产水利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民生水利全面进步,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农村饮水安全任务全面完成,新建饮水工程619处,203万农村居民和57万农村学校师生吃上了干净水、放心水。

水库移民后扶力度不断加大,累计发放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6.19亿元,惠及移民20.45万人;累计争取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建设资金6.31亿元,实施了移民重点民生项目和大中型水库移民避险解困试点项目,移民区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

淮干滩区居民迁建工程稳步推进,迁移安置淮干滩区10年一遇洪水位以下居民1.25万户、4.18万人。

水产业持续发展,全市水产品年产量达22万吨,年渔业增加值25亿元,水产品产量和产值始终位于全省首位。全市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26个,36种水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2家养殖单位获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称号。

生态水利初见成效,切实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以生态建设为目标,以小流域为单元,加快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60.9平方公里,改造坡耕地15.23万亩,营造水保林43.1万亩,实施生态修复100.82万亩。

完成了罗山县、光山县、平桥区、商城县、新县等5个县区全国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试点县建设。

新县是第一批国家级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综合治理工程县,平桥区郝堂小流域是第一个通过评定的国家级水土保持生态文明清洁小流域,新县梅花等3个小流域被评为省级水土保持生态文明清洁小流域,平桥区五里店办事处郝堂村、光山县晏河乡帅洼是河南省首批16个“水美乡村”之一。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依法治水管水不断加强

着力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出台了《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完成了“三条红线”指标分解,加强取水许可审批、水资源费征收工作,积极开展入河排污口监督检查、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及清洁河流、生态修复等一系列水污染综合防治专项行动。

强化水功能区监测工作,全市10条主要河流划定水功能区34个,布设监测断面65个,加强水质监测,严格入河湖排污口管理和排污总量控制,从源头上提高河湖水质和水功能区达标率。

加强依法行政制度建设,强化水行政审批工作,规范审批程序,严格规范行政许可事项,累计办理各类水行政许可项目2529件,办结率100%。加强水行政执法监督工作,梳理水利部门行政职权391项,全部制定了行政责任清单和行政职权运行流程图。

今后五年,我市水利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水利事业发展,从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上审视水利工作,从实施河南省三大国家战略规划、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和打造“四个河南”上认识水安全保障,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上谋划水利改革发展,调整和完善水利发展布局与发展方式,统筹解决好水短缺、水灾害、水生态、水环境问题,加快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

做好今后五年水利工作,要把握六项原则。一是以人为本。以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生活条件、生产发展、生活环境等基本的水利需求为重点,突出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提高水利发展成果的共享水平。二是节水优先。加强用水需求侧管理,强化节水约束性指标考核,推动以水定城、以水定产,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工业节水、生活节水,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三是系统治理。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把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有机结合起来,系统解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问题,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四是统筹协调。统筹水资源配置、开发与保护,协调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统筹推进山区与平原、城市与农村水利协调发展。五是创新驱动。加快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破除制约水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水利体制机制。六是依法治水。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贯穿到治水管水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增强水行政执法能力,强化水利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加快推进水治理体系和水治理能力现代化。

按照我市水利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原则,市水利部门结合国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投资政策,结合国务院《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和《河南省“十三五”水利发展规划》,对全市“十三五”期间的水利重点项目进行了认真谋划,主要分为防洪抗旱减灾、民生水利、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生态建设等4大类35项,规划总投资510.75亿元。一是建立完善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我市是水利大市,也是水患大市,水利治理任务艰巨,必须不断加大水利投入,坚持政府与市场两手发力。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水利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各级财政要大幅度提高对水利的投入总量和增幅;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尽快组建信阳市水利建设投融资平台,拓宽水利建设项目投融资渠道。二是继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列入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中的出山店水库和淮干一般堤防加固工程建设,继续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信阳精神杯”竞赛,积极推进小农水项目县和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制度。加强民生水利建设,科学编制“十三五”农村饮水巩固提升规划,继续开展大中型水库移民避险解困工作。三是加快推进重大水利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大洪河淮滨段治理工程、沿淮重点平原洼地治理工程、罗山县张湾水库,光山县袁湾、白雀园水库等“十三五”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水利项目前期工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市五次党代会的新起点上,我市将准确把握水利事业发展新机遇、新形势、新要求,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保障水安全基本思路,为信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水利支撑!(文/图:赵岩 雷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