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公园”鸡公山
“千年古刹”灵山寺
绿意盎然的信阳茶山
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何家冲
风光秀美的南湾湖
许世友将军故里
金刚台风韵
中国最美乡村郝堂

本报记者 孙道远

远离城市的喧嚣,在信阳寻找一丝宁静;

远离北方雾霾的袭扰,在信阳清爽一下呼吸。

今后五年,围绕建设大别山北麓山地度假带和沿淮乡村休闲旅游带,瞄准休闲度假生态旅游,致力于打造山水型宜居宜游宜养城市、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信阳旅游就这么任性。

关键词:旅游+生态

我市多山、富水,既有南方山水婉约、灵秀的一面,又有北方山水雄伟和柔和的一面,最大的特色和优势是生态。

今后五年,按照市委书记乔新江提出的“把城市轻轻地放在山水之间”的思路定位,突出“三个板块”规划布局:西部板块涵盖鸡公山、罗山县南部山区,建设国际山地度假旅游目的地,成为引领大别山山地度假带的龙头。中部涵盖新县全境和光山县南部丘陵地区,培育集山地生态、红色文化、山乡风情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的山地休闲度假区。东部板块涵盖商城县东南部山区、固始县南部山区,形成国家山地度假集聚区。通过传统景区支撑和新业态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景点集群,建成大别山北麓山地度假带。

关键词:旅游+文化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血脉,审视全球每一个文化旅游名城,都是文化与旅游的完美结合,寻求文化享受已成为旅游者的一种风尚。

今后五年,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一是突出豫楚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等特色,融山水生态理念于城市建设之中,整合文化资源,建设城市文化地标,打造区域文化旅游中心城市。二是立足“山、水、茶、红、泉、寺、根”等特色资源,点面结合,提升命名一批历史古镇、红色小镇、茶乡商镇,建设提升一批文化产业园区。三是加强对古民居、古街古镇古树的抢救性保护,特别是对古村落的连片保护与开发,使之成为乡村旅游的卖点。通过文旅融合发展,以旅游品牌支撑文化传承,让城市因文化而精彩,让旅游因文化更具生命力、吸引力。

关键词:旅游+乡村

当来自都市的人们厌倦于城市的压抑和束缚时,会选择到大山里、乡村里稍稍放松一下心情。我市国家和省级传统古村落、历史文化名村众多,这些古村落大都在山区、半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而这些地方恰恰保存了原始生态景致和民俗文化传承。

今后五年,加快发展一批具有历史底蕴、民族特点的特色旅游景观(村)镇,在保护中开发传统古村落,打造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特色村,把千山万水、古村落、古民居都变成旅游的产品、旅游的目的地,打造最美豫南乡村。发展乡村旅游,不仅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也将带动农村公共设施条件改善,促进10万农民就业,让当地老百姓在家门口致富,奔向小康。乡村旅游不言而喻地成为自驾游的领跑者。

关键词:旅游+体育

在运动中寻找美丽,在运动中亲近自然,体育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休闲方式,已经成为培育中长期经济的增长点。

今后五年的体育旅游融合发展蓝图:一是以大别山长淮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为核心,大力开展登山、徒步走、攀岩、漂流、滑草、山地越野、野营露营、户外拓展、水上运动等项目。二是构建“一山一水一太极”三大板块发展态势,即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红色旅游健身步道、登山生态绿道,环南湾湖国内公路自行车赛道、新县全民健身公园、黄柏山——金刚台——汤泉池全国体育旅游精品线路、鸡公山巅峰减重中心以及潢川豫南太极文化产业园。三是规划建设连接各旅游景区的登山步道、自行车骑行道、郊野绿道、漂流河道等。通过“体育+旅游”的发展新模式,打造环大别山和泛淮河运动休闲带。

关键词:旅游+研学教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市丰富的“红、绿、古”文化资源,是研学旅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实践教育课程资源。

今后五年,“旅游+研学教育”打造我市特色研学旅游品牌:一是以红色文化、廉政文化、乡村文化为依托,打造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基地;二是以现有红色景区为依托,创建一批以爱国主义教育、党风廉政教育、历史教育为特色的研学旅行基地,培育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以现代化农庄、农场和农业科技产业园等为依托,认定一批中小学生劳技实践基地。通过大力实施“旅游+研学”教育,推动研学教育新发展,必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关键词:旅游+美食

南北兼容的“信阳菜”馆遍及全国各地,仅省会郑州就有1000家以上,叫响中原、走向全国,已成为我市一张亮丽的名片。

今后五年,我市提出打造以“信阳全席”和“信阳菜药膳”为品牌的“信阳菜”体系,制定信阳菜菜谱,推行信阳菜标准;挖掘信阳菜内涵,讲好信阳菜故事;创新发展以药膳为重点的养生菜,增强“信阳菜”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建设一批专门经营信阳菜的美食城、美食街区、文化主题餐馆、特色茶餐厅、特色农家乐等多层次的餐饮项目,做好“信阳菜”推广;加快培育“信阳菜”特色产业链、价值链,在全国形成“信阳菜”品牌体系。推广“信阳菜”,把以“信阳菜”为主导的餐饮业培育为信阳市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核心吸引物,使信阳真正成为国内外“美食之城”。

关键词:旅游+新业态

休闲旅游消费的春天来了,进入旅居时代、全域时代,自驾车、房车露营地、低空旅游领跑休闲旅游。

今后五年,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主题公园、慢行系统、游艇、水上飞机、低空旅游等休闲产品,开发山水生态、休闲度假和健康养生游,创建“中国国际休闲度假生态旅游目的地”。规划建设环南湾湖茶道休闲区、鸡公山慢城区、新县红色旅游区、商城生态休闲区等休闲区自驾游基地、户外活动营地、旅居露营地、骑行服务站等,构建自驾、户外休闲长廊,抢占休闲度假高地。

旅游进入大众化时代,信阳大有作为。

>>>>>新闻链接:信阳旅游大数据

近五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抓手,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提出建设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和打造中国山水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的发展定位。

旅游经济:全市实施旅游项目77个,完成投资102亿元,比上一个五年分别增长26.2%、496.5%;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8000万余人次,年均增长19.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0亿元,年均增长21.1%;超过10万人从事以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人均年收入超8000元。

品牌创建:全市备案景区(点)38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达到6个,国家级地质公园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3个,国家4A级景区6个、3A级景区15个,6个红色旅游景区进入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景区名录,4个景区成为首批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单位。

红色旅游:成功打造了“苏区首府”“将军故乡”“江淮抗战”“千里跃进”四大红色旅游品牌,构建了“一轴三带四路八区”“70个景点”的战略布局。迄今为止,创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9处、省级3处、市级10处。

乡村旅游:全市有11个村入选河南省“美丽乡村”创建试点,2个村进入了全国特色景观名镇(名村),3个村进入了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村名录,19个村进入中国传统古村落名录。全市多数乡镇发展乡村旅游,其中部分乡镇依托重点景区和特色产业的村旅游收入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80%以上。

市场推广:先后两次在央视播放“美丽信阳 休闲茶都”城市形象宣传片;对接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策划拍摄《百山百川行》《江河万里行》信阳大别山自然风土人情专题片,并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开行北京至信阳“信阳旅游号”专列,实施北京至广州“信阳旅游号”高铁列车冠名。

配套建设:创建星级饭店23家,按照五星级标准建设10个旅游酒店,4个已形成接待能力;全市拥有快捷商务宾馆、农家宾馆、休闲山庄等接待设施达到2800家,总床位达到10万个;全市共有旅行社37家,省市在市县设置分社21家、门店28家;建成游客咨询服务中心35处,达到3A级以上景区建有标准化游客服务中心;首批156座旅游厕所基本改扩建完成,今年192座旅游厕所建设全面启动。

对外交流:承办鄂豫皖三省第二次政协主席会议、举办第八届鄂豫皖大别山红色旅游区域合作会议、与鄂豫皖六市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推进区域红色生态旅游一体化进程;与河南省旅游局签订局市合作框架协议;加入中原经济区城市旅游联盟,与区域内46个地市在多方面广泛合作;与驻马店、周口等豫南五市建立旅游联盟;与黄冈、随州签订旅游合作协议,深化区域内合作;与湖南株洲和湖北随州共签三地《区域旅游合作协议》,与四省十市旅游局建立客源互送协议,建立跨区域旅游合作机制。(本版照片均由市旅游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