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同刚

“李书记,这块田可是合作社给俺造的金饭碗呀!”近日,胡开元老人高兴地向来指导产业脱贫工作的商城县县委书记李高岭介绍他正在走的“发财路”,满脸都是幸福的笑容。胡开元老人是该县双椿铺镇张畈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还有体弱多病的老伴,生活十分困难。

双椿铺镇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镇,农田5.3万亩,水域0.8万亩,农业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81家,家庭农场10家。在脱贫攻坚号角吹响后,该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立体生态种植养殖业,提高农产品的产出率和附加值。

“在产业脱贫上,我们盯上了周期短、投入少、见效快的特色水产品养殖项目,我们采取‘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方式,引导贫困户利用稻田养殖龙虾、泥鳅、田螺等特色水产品。”双椿铺镇党委书记穆正松说。

龙虾、泥鳅、田螺在商城县的农田里到处可见,繁殖快,易养活,市场销路好,价格高。据商城县后羿兄弟养殖合作社领办人付忠友介绍,利用稻田养殖龙虾、泥鳅、田螺等,每亩产值4000多元,只要少许投入便可以养殖。

付忠友说:“种苗不用愁,原来稻田里就有,只是贫困户不知道怎么养才能增加产量和收入而已,我们合作社跟他们签订合同,给他们提供养殖技术,养成后再以保底价卖给我们,他们稳赚不赔,收入可观。”

通过“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今年该镇发展龙虾、泥鳅、田螺等高效特色水产品养殖3000多亩,400多户贫困户有望实现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