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服饰员工在流水线上边培训边工作
实训基地学员正在上课
省委书记谢伏瞻(左三)在市委书记乔新江(左四)陪同下到平桥职教局视察
航空服务学校学员进行空乘技术培训
空乘学员们互相进行化妆训练

文:孙浩然 图:郝光

提起职业教育,有人想到的可能是成绩落后、疏于管教的孩子,或是满手老茧、社会地位不高的技术工人。许多家长费尽心思,宁愿让孩子在“高中——大学”的道路上挤独木桥,也不愿意其“沦为”职教生。事实上,普通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大潮中可能处处碰壁,找不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而企业常常抛出月薪过万元的岗位,却找不到一名技术过硬的技工。一方面是市场需求量大、企业用工荒,另一方面是应聘者吸引力低、大学生就业难……如此尴尬局面,凸显了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领域出现的问题。而在信阳市震雷山风景区,依山而建坐落着一片千余亩的平桥区职业教育集团公共实训基地。2009年以来,这里开始对职业教育进行创造性探索。

平桥区是传统的农业区,有23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常年外出务工人数达17万人。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迫在眉睫。平桥区委、区政府意识到,职业教育规模小了不行,单一培训也不行,必须联合起来,“抱团”才是可行之路。

2009年,平桥区以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信阳市六职高为依托,联合区内职业学校、培训机构和企业等21家单位,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县(区)级职业教育集团——平桥区职业教育集团公共实训基地。

据了解,平桥公共实训基地规划用地1156亩,计划投资8亿元,建有教学楼、实训楼、实训车间、餐厅、公寓、学术交流中心、行政管理中心、模拟航站楼等,全部建成后可以容纳2万名学员学习实训、就业创业。

记者在实训基地看到,航站楼、候机大厅、售票大厅,被设计成了一个培训航空人员的校园现代化机场。停机坪上,一架崭新的波音737飞机停在那里,除了没有发动机,其他设备一应俱全。

走进位于实训基地里的河南省信阳航空服务学校,航空售票教室、机票预订教室与机场售票处完全一样。“我们在这里不仅能够学到理论知识,还能身临其境地体验到未来的工作岗位,可以在完全真实的环境中得到实训,学到更多的技能,实现工作岗位和课堂直接对口。”民航服务与管理专业学员说。

为提升职教管理水平,2011年10月,平桥区成立河南省首家县(区)级职业教育和就业服务局。作为职业教育与就业服务合为一体的政府机构,该局在全国尚属首例。它整合了区教育体育局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职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就业培训、劳动保障管理服务、劳务及涉外劳动服务职能。通过这个平台,最大化实现了职业教育的就业目标,被业界称为。

目前,该局公共实训基地已开办数控、电子、计算机、挖掘机等27个培训科目,还有超越服饰、舜宇光学等第二产业的企业入驻,以信阳航空服务学校、携程网为代表的服务业也在此蓬勃发展,还有CCC国际统一承包公司这样的外资企业也在此建立了培训中心,平桥区的各级各类培训及涉外劳务培训全部集中到职教集团实训基地,每年开展各类培训1.5万人次。

2016年7月5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谢伏瞻在我市调研时,对平桥区职业教育和就业服务局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进一步打造职业教育的“平桥模式”提出了具体要求。

“这些年,我们一直推行‘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企业’的模式,培养了大批技术人员,而他们结业后都找到了好工作。”平桥区职业教育和就业服务局局长马庆君对记者说,“对我们取得的这些成绩,省委书记谢伏瞻前来视察时很满意。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夯实‘就学与就业一体、专业与产业对接、招工与招商同步’的职教基础,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解决招工难 引来“金凤凰”

招工难,招熟练工更难,这是许多企业面临的难题。

实训基地的建设让众多培训机构和企业慕名而来。全球500强企业之一的CCC国际统一承包公司和信阳工程机械学校、舜宇光学等10多家学校(院)、企业入驻实训基地,开展联合办学、校企合作。同时,北大青鸟、台湾纬创集团等,与市六职高、市三职高等职教集团成员学校合作办学,一些企业也把生产流水线安装到教室。

“你建厂、我送工,你发展、我获益。”工厂还没建成,政府已经为企业“量身”招聘一批工人在职教基地培训,生产线一建好就可投产。“前校后厂”的新路子乐坏了来这里投资办厂的老总们,超越服饰集团是“前校后厂”模式的首个受益者。

该公司人事行政部负责人方燕说,2011年,超越服饰在平桥实训基地建设了6条电动生产流水线,在生产流水线上教学,员工一边培训一边拿工资。

而有同样想法的企业,并非超越服饰一家。

舜宇光学集团是一家总部位于浙江余姚的全球先进光学部件加工企业,2011年5月,其选择内地转移落脚信阳,通过边孵化边建厂,一年多时间,为企业降低了1000万元的产业转移成本。

“实训基地的吸引力不仅在于解决了招工问题,更在于缩短了项目建设的时间差。一个新建项目从签约到投产一般情况下需要3年时间。对于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而实训基地就为企业解决了这一矛盾,实现了企业入驻即投产。”信阳舜宇光学集团人力资源部部长李瑾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舜宇光学信阳负责人郭景朝告诉记者,一年多时间里企业在基地边培训边生产,待厂房建起来,培训出600多名熟练工人,成为新厂起步的人才班底。目前这些工人里面,部分已经走上了管理岗位和工程师岗位。与余姚本部用工依然紧张相比,在这里根本不用担心招不到工。

新厂建成后,这两个公司已经搬迁至产业集聚区,在实训基地培训的学员,很多成了班组长。如今,舜宇光学在平桥产业聚集区投资5亿元,占地120亩的新厂区正式投产,年销售额6亿元。超越服饰在平桥产业聚集区的厂房面积3万平方米,拥有员工600人,年生产服装1000万件,产值达3亿元。

实训基地的建设让众多培训机构和企业慕名而来。在实训基地的携程网信阳呼叫中心办公室里,员工们正忙得火热,有着600多个席位的办公室座无虚席,还有员工不时穿梭在各个座位之间为接线员解决疑难问题。

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信阳航空服务学校与上海携程网合作,共建携程网信阳呼叫中心。这是携程网在北京、上海以外开设的第三个呼叫服务中心。之所以选址信阳,是因为这里投入成本低,并且有航空学校源源不断地输送训练有素的员工。学生入学即可签订就业协议,前两年在学校呼叫专业学习,第三年在携程网信阳呼叫中心实习,毕业后可直接就业,月薪3000元至4000元。

看到了这种成效,近年来,平桥区打出了用“职业教育”招商的招牌,以技能人才培养的优势吸引了不少企业落户产业集聚区。目前,平桥产业集聚区已有企业72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年税收4亿元。

马庆君告诉记者,通过技能培训,劳动力就业技能得到提升,劳动者的收入也呈阶梯状增长,月薪由最初的仅千元左右到现在的两三千元,一些技术熟练工甚至可达到四五千元。收入的提高,加上对家庭的照顾,越来越多的劳动者选择在家门口就业,农民工的回归也吸引着企业落户平桥。

让所有孩子免费学一门技术

“把全区所有上不起学、上不到学的孩子,一个不少、一个不落地免费培训一遍,让他们学一门技术,谋一个出路,这就是我们发展职业教育的初衷。”2010年,平桥区区委书记王继军曾经说过这一番激情的话。

职业教育在很多地方,政府推动的热情高涨,但群众反应冷淡。为此,平桥区在全国率先开展免费中职教育和免费技能培训,大大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平桥区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统一管理、集约培训”的原则,统筹全区的培训资源:人社部门的劳动力转移培训、教育部门的“两后”培训、农业部门的阳光工程、扶贫部门的雨露计划、民政部门的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和残联的残疾人劳动技能培训,以及工、青、妇等部门的培训,全部集中到职教集团和公共实训基地。

在实训基地豪客服饰集团的孵化车间,平桥区双柳村的曹姗姗正在快速操作着缝纫机。她对记者说:“我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以前在深圳打过三年工,一年换一个工作,工厂流水线、超市导购都干过,深深体会到没有技能处处碰壁的辛酸,前年春节回家后就没有再南下,而是来到这里进行免费培训学习,培训阶段工资是2000多元,等到自己可以独立做一件衣服时,工资可以涨到3000多元。”

“在外打工学到的技术和在职业学校里学的技术不一样,我以前在外地的汽修厂打工,但都是帮人打下手,跟电路有关的我都不懂,现在在学校,这些都会教,在这里学的技术,都实实在在装进了心里。我盘算着,学会汽修专业技术,将来就能去汽修厂做个技术工,挣的钱多些。攒点钱,以后能自己开个汽车修理厂,日子就好过了。”外出打工回乡青年郑海建说。

平桥区职业教育和就业服务局局长马庆君说:“先用每个口线的资源,最后区财政兜底。通过统筹培训资源,集中归口监管,实现了资源共享,节约了培训成本,提高了培训效益。”马庆君向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政府每年财政投入500万元用于免费职业教育,可培训5000名学员,通过培训后他们年薪在2万元以上,仅此一项收入就达到1亿元,投入产出比达到1∶20,还可以带动5000个家庭走上致富路,这是回报率多高的一笔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