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裴娅晖)昨日,记者来到息县郑寨村贫困户陈天福的家中。来不及寒暄,陈天福就迫不及待地介绍起自己今年的养鸡情况。

“我们家从湖南引进的这批乌骨鸡,长势好,除去贷款购买饲料和护理花去的费用,收入能达到16万元!照这样发展下去,再过几年,我不仅有资金继续扩建养鸡场,还能帮助更多的乡亲脱贫致富。”谈起即将到来的收获及对以后的打算,憨厚老实的陈天福掩盖不住内心的喜悦。

“扶贫就是要让群众有稳定的、可持续的收入,因此发展产业是实现真脱贫的核心,也是首要解决的问题。”谈到产业扶贫,息县负责人深有感触。

息县是农业大县,贫困人口基数大,而且很多贫困户因为劳动力不足甚至无劳动能力的问题,导致手中土地等生产要素无法有效发挥作用:一边是肥沃的土地在闲置、百姓在迫切地等待脱贫;另一边则是企业缺少资源,无法实现效益最大化。

据此,息县因地制宜,借助利好政策引导,鼓励企业优先流转劳动力不足或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的土地,或是采取托管帮扶的模式,将土地等生产要素托管给各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收益按比例分成。

息县五谷丰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了土地1000余亩,其中有21户贫困户的闲置土地。流转后用来种植蔬菜、甘蔗、弱筋小麦等,同时合作社与27名贫困人口结对子,让他们参与农田管理。通过合作帮扶,实现贫困户收入的稳定增长。

据了解,息县富利源纸制品有限公司、四通面业有限责任公司、恒泰面业有限责任公司把厂房建在乡镇、甚至贫困村,积极吸纳贫困劳动力进厂务工,让家庭负担重、走不出去务工的贫困人员实现就地就业。目前,3家企业吸纳3个村的35户贫困人员进厂务工。

同时,息县依托乡村旅游资源,积极开展旅游扶贫,带动沿线贫困户通过开办农家乐、务工等形式,逐步实现脱贫;大力推进电商扶贫,包装推出“绿禾之家”系列农副产品,按照网货标准着力打造农特产品生产基地,组织带动贫困户深度参与,实现农产品上行;实施金融扶贫,在加大政府硬性投入的同时,深度对接金融机构,更多地通过金融途径来保障脱贫攻坚所需的大量资金;另外积极实施健康扶贫、智慧扶贫……息县已用产业扶贫“趟”出了一条致富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