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雪峰 本报特约记者 陈盛祥 章鑫涛

虽然已经立秋,但天气依然酷热难耐。昨日,在光山县寒克思羽绒批发商张其工的店铺里,几台大电扇呼呼地吹着,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分拣羽绒服。

“多亏有了由财政担保的‘绒益贷’,让我的生意越做越火。”张其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去年秋天,张其工开发设计了一款特色儿童羽绒服,订单激增,急需资金采购原料。但因无抵押物,融资无门,眼瞅着这大好生意就要泡汤了。后来,通过政银合作的中原银行信阳分行小企业贷款产品“绒益贷”,仅用2天时间就贷到了100万元。当年批发羽绒服99万件,获得了丰厚回报。

近年来,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我市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和金融机构合作,尤其是和地方金融机构中原银行信阳分行合作,创新合作方式,撬动金融杠杆,激活了创新创业的一池春水,有力地支持了地方重点项目、中小微企业和特色产业的发展。

支持重点项目 推动“工业强市”

“我们现在的产值达到每个月400万元,全部达产后将达到每个月1000万元。”信阳璞玉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魏永喜告诉记者。

2013年年底,在外地创业的魏永喜受邀回到家乡信阳创业,在羊山新区的信阳国际家具产业小镇投资3.6亿元,建成年产固装成套家具2万套、50万平方米木饰面板的生产用厂房及生产线。

“2015年投产的时候,公司遇到了资金压力。土地证、房产证正在办理,经营不足两年,按规定在银行无法贷款。这个时候,市财金担保公司和中原银行向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贷款2400万元帮助公司渡过了难关。”魏永喜说。

公司采用德系工艺和品牌,主打全木家具定制,市场供不应求。在2013年以来家具企业业绩普遍下滑的形势下,该公司逆市上扬,利润在30%以上。

和璞玉家具一样,全市163多户企业因为财政提供担保从中原银行信阳分行成功取得贷款。

信阳市财金担保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友昌介绍,该公司是市政府下属公司,注册资金5亿元,成立于2009年。近年来,先后与16家金融机构合作,主要是与地方金融机构合作,为多户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政策性担保机构累计担保发生额约138亿元,其中市财金担保公司约100亿元,融资担保放大倍数平均在5倍以上。李友昌说:“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我们和中原银行信阳分行签订协议,利用银行杠杆为企业提供贷款,极大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多赢的效果。”

中原银行信阳分行行长张志刚告诉记者,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多为新设企业,经营时间短,可抵押资产少,按照传统的信贷模式难以解决企业融资问题。为此,他们提出量身订制融资方案的解决办法。在监管许可范围内,实行“低门槛”准入、“绿色通道”审批,合理提高不良贷款容忍度;在贷款限额管理上,给予“例外管理”,单列贷款额度,并优先保障贷款供应。

此外,中原银行信阳分行还推出了“市长循环贷”,即有市政府会议纪要的重点项目银行即可放款。今年以来,该行还参与组建信阳市现代城镇化建设基金、信阳市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唱好政银合作“大戏”,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2015年,中原银行信阳分行各项贷款108.2亿元,较上年底增加14.5亿元。截至今年6月底,该行贷款余额118.4亿元,较年初增加10.2亿元。

在金融的强力支持下,今年上半年,我市重点项目建设进度逐步加快,1月至6月份实际完成投资107.59亿元,为年度投资目标的55.6%,超过时序进度5.6个百分点,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支持中小微企业 壮大区域经济

如何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近年来,我市各级财政积极创新,和银行紧密合作,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上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让张其工生意越做越火的“绒益贷”就是其一。

光山县财政局局长刘金春告诉记者,光山县金财担保公司注册资金1亿元,其中5000万元存入中原银行光山支行,和他们签订协议,要求发放5倍以上的贷款支持地方发展,现在每年都大大超过这个数字。今年7月份,县金融办、县财政局联合印发了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发展考核奖励办法,以财政存款为杠杆,鼓励各金融机构加大力度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截至今年6月30日,中原银行光山支行累计投放羽绒产业、电商产业贷款482笔共11.88亿元,并且无一笔逾期、无一笔欠息,有力地助推了羽绒产业发展。

在银政通力支持下,羽绒产业已成为光山县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2015年以来,该县生产销售各类羽绒服装4000万件,而网上销售就达2100万件,销售收入20多亿元,仅仅一年时间,网销数量和收入就实现了翻番。

张其工告诉记者,今年,他还要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网上销售的数量。

和羽绒产业一样,信阳辖区的柳编、造船、花木、粮油产业也都成为地方金融机构专业化服务的亮点。中原银行信阳分行推出系列小企业贷款,包括“茶香融”“创业之星”“商商银”“船运之星”“林益贷”等多个品种。

“创业贷”鼎力支持再就业

除了提供担保,我市各级财政还利用贴息政策,鼓励银行放贷支持企业发展。

“我们公司贷款200万元,由于有了财政贴息,现在利息只有6万多,原来超过20万元,省下的钱够发全体职工半个月的工资,最重要的是帮我们公司渡过了难关。”信阳市津乾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尤毅告诉记者。

津乾公司从最初的小作坊开始发展,先后4次搬家,目前工厂已初具规模,主要生产珍珠岩专用设备和矿山机械设备,拥有主精密数控设备115台(套),大型通用设备20余台(套),员工130多人。

“公司第4次搬家后,当时资金周转很困难。中原银行的相关领导来考察后,决定给我们贷款。”尤毅说。

中原银行浉河支行行长贾莹莹告诉记者,她当时来实地考察,“尽管没有产权,但那些设备当破铜烂铁卖也值200万元。”当即拍板放贷200万元。在进一步了解中,她发现工厂工人多是下岗职工,又推荐公司办了创业担保公司贷款,利率只有国家基准利率的一半,另外一半省、市财政各补贴其中的50%。“只要是在浉河区纳税的企业,接纳30%以上的下岗工人,并且有失业证明,全体职工缴存一年以上的社会保险,就可放贷。”

据了解,目前,仅浉河区融发担保公司就累计为近70家企业提供担保贷款5.16亿元,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政银合作引来金融“活”水,助老区经济快速平稳发展。“下一步,我们将大力提升市、县担保公司担保能力,加大注资,提高政府对担保公司的风险补偿标准,进一步密切与银行的合作关系;同时进一步理顺担保公司运行机制,建立更加科学的奖罚制度,更好地支持经济发展。”李友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