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罗争光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专辟一章对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部署,足见中央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也充分说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对于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近年来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有一些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地方,突出表现在制约创新发展的思想观念和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规划对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进行了分解——深入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建立高效研发组织体系、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这些领域既是改革重点,也是难点,是长期制约我国科技创新的“老大难”问题,有些甚至是在过去数十年里啃不动的“硬骨头”。
着眼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愿景,这些“硬骨头”不啃不行。
敢啃“硬骨头”,首先就是要从简政放权、盘活资源入手。从中央到地方要进一步明确定位,逐级科学划分科技管理事权,加强服务,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市场和社会环境;财政方面,要彻底解决简单套用行政预算和财务管理方法管理科技资源等的问题,把资金用足、用活、用在刀刃上;人事管理方面,要立足一个“活”字,创新管理机制、完善评价机制、畅通流动机制,用市场化手段选人用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要对科技成果权益管理进行改革,清理那些不合时宜尤其是和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的陈规陋习,让转化激励机制真正发挥效用,鼓励科研人员从成果转化中受益。
敢啃“硬骨头”,还要努力拆掉各种无形的栅栏。多年来,科技创新一些好政策推不下去,就是因为个别部门和地方为了部门利益,为政策落实设置障碍。一定要打破这些隐形的围墙,让机构、人才、资金、项目充分流动,成为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
敢啃“硬骨头”,关键在勇于担当、敢于作为。踏入改革的深水区、面对改革的“中梗阻”,各地方各部门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不能等待观望,务必立足当下、有所作为,不能再把那些“硬骨头”留到下一个五年。(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