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平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

以民为本,持续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推进市“十件实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深知,民生连着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也是最好最亮的政绩。

多年来,我市每年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反复论证确定出“十件实事”,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向群众作出承诺,并在年底考核验收。

让百姓喝上干净水、吃上放心菜、住上安居房,有稳定的就业,有安全的出行,有便捷的医疗与教育……在“十件实事”中,这些基本的、保障性的民生项目始终是市委、市政府最关切、关注的。

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十件实事”内容年年变化,但为民初心不改。

“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不忘初心,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办,实打实推进,硬碰硬抓好,百姓的生活舒心了、满意了,群众才有更多获得感。

正因此,我们应知,民生工作千头万绪,人民满意是最高标准。

常言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检验工作实际效果,自己说了不算,最终看人民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

但“人民满意”,这4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非常不易。

过去,我们曾出现“好事没办好,实事落了空”:有的事动机很好,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有的事钱花了不少,事情却没有办好;有的事情办完后,老百姓并不叫好……

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工作方法不对头,工作过程不细致,工作作风不踏实所致。

“十件实事”办得好不好?办得实不实?群众心中有杆秤,这其中,发力在干部,落脚在群众。

符合群众需求,要求我们始终把群众需求挂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想问题、办事情、做工作时,经常想一想,看一看,是否符合群众的标准。把群众放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记在心里。

赢得群众点赞,需要我们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群众的需求,群众自己最清楚。如果脱离群众、自说自话、自干自活,到头来,终将是缘木求鱼,群众不买账,实事成了“虚事”。

“十件实事”数量不多,但办起来不易。要千方百计解难题、保质量、促进度,不等不靠,不推不拖,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就没有办不好的。

实事是干出来的,人民的满意空谈不出来。

“十件实事”顺应的是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检验的是政府“执政为民”的作风与智慧。没有过硬的作风,没有一股子劲头,就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为民惠民,善作善成。

以一以贯之的为民情怀、实干苦干的作风,把实事办好,落实承诺,回应期盼,奋力交上一份令我市百姓满意的“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