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勇

最初和《信阳日报》打交道,是2008年。

当时我还在教育系统,担任政教主任。当时,学校制定的职称评定文件中有一项要求:凡在《信阳日报》、《信阳晚报》等媒体上发表关于本校宣传的信息稿件给予加分。本着加分权重之初念,借助政教工作活动开展频繁的优势,我就学校的安全工作写了一篇稿子,注明了联系方式,投到信阳日报社邮箱。

可能是日报社的老师很鼓励基层投稿,亦可能是我的名字很好记的原因,很快,就有人给我联系了。当时和我联系的老师叫徐杰,至今我们还素未谋面。“您好!是董勇老师吗?我是信阳日报社的徐杰……”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介绍,顿时让我觉得信阳日报社老师们个人素质和修养真高,普通话真标准,同时不禁沾沾自喜道:“信阳日报社给我打电话了!”

在电话中,徐杰老师夸奖我具备一定新闻敏锐性,稿子结构条理清晰。正在我洋洋自得的时候,徐杰老师话锋一转,说:“你的稿子虽然很鲜活,但是它不是一篇合格的新闻稿。我已经将稿子改过了,发给你,你再看看。我改过的这篇稿子,报社的教育版面已经采用了,特意打电话通知你一声。希望你今后加强新闻专业的理论学习,多看看记者们和其他通讯员的稿子,借鉴他们的经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来宣传好你们学校!”这是多么亲切的教诲,多么和蔼的鼓励啊。我立即就明白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看花容易绣花难啊。

两天后,我的名字变成了铅字,印在了《信阳日报》上。拿到报纸的我异常激动,跑到父母面前展示,向妻子炫耀。在得到家人的赞许后,我将这份报纸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

从此以后,我在课余时间都认真阅读每期的《信阳日报》,仔细揣摩他人稿件,看看别人是怎么样组稿的,是如何起笔创作的。慢慢地,我也有了自己的组稿心得。回首以前写稿子的时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提笔就写,结果是漏洞百出;经过观摩学习之后,我变得小心翼翼,反复斟酌,害怕写出劣稿,毁了鲜活的新闻素材。读报多了,我的积累也就多了,稿件的见报率也就上来了。

小豆腐块的见报,丰富了我的阅历,也改变了我的人生。由于经常在《信阳日报》上刊发稿件,身为基层教师的我很快就引起了领导的关注,进入了上级新闻宣传部门的用人视线。2010年,我被借调到区委宣传部。

从基层到机关,从学校到区委机关,新闻宣传的站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不适应了,再不敢轻易地下笔了。“没事多看看《信阳日报》,借鉴别人的写稿技巧,自己揣摩新闻焦点。”这句话是部领导对我的教诲,也是我现在一直坚持的生活工作习惯。那时,我先是偷偷地写出初稿,自己先改上几遍,再请分管的副部长把关指导,最终定稿报送。有时,为了一个选题,我也借助工作的便利,经常打电话向曾鼎、王大明、栗萍等老师请教写作技巧,寻求指点。有了部领导的关怀和教导,还有信阳日报社老师们的指点,我的组稿效率和成功率逐渐得到提高,所从事的新闻宣传工作也受到了区委领导和本部领导的夸奖,连续多年被评为新闻宣传先进个人。

《信阳日报》是一位亦师亦友的亲人,我从她身上学习到新闻创作的知识,让我从门外汉变成了门里人;让我从懵懂之时,走上有信仰、有梦想、有责任担当的新闻宣传之路。

值此报庆之际,将我的亲身经历写出来,供大家一阅,希望能有更多的、更加优秀的人才投身于党和国家的新闻宣传事业!

编后语:今天,是“32年相伴 我和信阳日报的故事”专栏的最后一期。一个多月来,在专栏内,我们刊登了许多老朋友的稿件,一起分享了他们和《信阳日报》的精彩故事。说不尽的点滴相伴,讲不完的温馨故事,深情厚谊尽在字里行间。大家的关注和支持,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过去的日子,感谢有您!期待我们继续一路相伴,演绎更加精彩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