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胡巨成 记者 胡瑜珊)记者从7月29日在京召开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获悉,信阳市及新县同时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县)称号。这是我市连续五届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市中级人民法院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称号,是全国法院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法院。

市委书记乔新江,市委常委、信阳军分区政委尚邦君和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张新中等赴京领奖、参加表彰大会,并受到习近平、李克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信阳是驻军大市、兵源大市和优抚大市,兵员数量位居全省前三,各类优抚对象总数30余万人。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党委议军会、军地联席会以及总结表彰等制度,在全省最早设立双拥办机构,双拥工作组织体系健全,指挥协调有力。被驻军官兵称为“拥军书记”、“拥军市长”的市委书记乔新江、市长尚朝阳等市领导,重大活动亲自参加,重大问题亲自协调解决。

近年来,我市积极搭建双拥工作平台,充分运用信阳红色资源优势,军地联合开发建设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目前,信阳共有国防教育活动场所262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65个,长年免费对外开放。同时,开办了“信阳双拥网站”、《国防时空》专题栏目,传播国防知识,讴歌双拥模范,强力营造人人关心双拥、人人参与双拥的社会氛围。

我市积极创新双拥工作机制,坚持政策拥军、行业拥军、文化拥军和科技拥军,先后制定了20多份拥军政策文件,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征集大学生入伍工作意见》,从政策层面全力推进双拥工作。4年来,接收军转干部工作达到了部队、转业干部和接收单位“三满意”;完成退役士兵接收安置任务,教育培训率100%;伤病残退役军人顺利交接,义务兵家庭优待金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对未就业随军家属每人每月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民政、法院、财政、交通、粮食等部门也充分发扬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大力支持部队建设,积极维护部队官兵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了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

我市积极推进军民资源共建共享,着力推动思想政治建设、科技资源优势、人才培养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应急应战保障、魅力信阳建设融合六大体系,形成全方位、多领域融合格局。在全省最早设立双拥办机构,率先实施了军地互办实事工程,坚持每年互办五件有影响的实事,建立形成了完善的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受到总政、全国双拥办充分肯定。近年来,军地双方互办实事50多件。信阳各级党委政府投资近亿元,建设“拥军路”7条、“拥军桥”2座,减免铺设通信和水电路费用760万元,并为驻地部队迁建划拨土地,减免各项费用及垫付和拨付启动资金,培训军地两用人才6900多人次;驻地部队投入650多万元,援建希望小学、村卫生室、乡敬老院等38个,资助贫困大学生1210名,“爱民流动医院”下乡义务接诊4万多人次。

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信阳党政军民正进一步创新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内涵,全力推动双拥工作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