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繁高农业合作社工人在新建联片大棚里劳作。本报记者 马 童 摄

本报记者 刘翔 马童

每到春节期间,我市市民总会感觉菜价高得吃不消,甚至一遇高温多雨、冰冻灾害天气,我市蔬菜供应也会吃紧。过度依赖外地供应是症结,丰富市民菜篮子怎么做?建设更多的菜园子,实现菜篮子自给自足是关键。如何建好更多的菜园子?价格调节基金有办法。

7月28日,平桥区甘岸办事处二郎村,曾凡高在自己的繁高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新建的大棚里,收罢第一茬小白菜,浑身都被汗水湿透。

“一定得把菜种多种好。”曾凡高说,“这座新建的大棚的扶持款已经明确,奖励40万元。”

奖励曾凡高的款项来自于市物价管理办公室价格调节基金,2016年该基金共计投资500万元,扶持15个类似繁高农业合作社一样的种植或养殖项目。

“投放基金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扩大我市蔬菜和畜禽的产能。”市物价办副主任王伟说,“调节基金以杠杆的形式出现,奖励那些新建、扩建的种植、养殖项目,就会形成种植、养殖产能不断攀升的局面。”

曾凡高很早就在种菜,苦于资金紧张而难有长足发展。2015年,他耗资125万元建成20亩45个标准蔬菜种植大棚,获得价格调节基金50万元的奖补,他的合作社充实生产后很快腾出手来新建大棚。

“很幸运,今年我新建的联体大棚再次得到了扶持。”曾凡高说,“对我来说已经很难得了,我要做的就是把菜种得又多又好!”

市物价办基地投放科邓明德说:“用基金投放的杠杆撬动蔬菜产能的扩大,收效是明显的,尤其今年,经营者种植、养殖基地扩大生产规模的积极性很高。从7月1日市政府的政务督查通报看,今年扶持的15个项目有11个已基本完成,另外几个今年年底前也可建成。有了乐观的预期,大家都想方设法尽快完成建设,早建成、早生产、早收益,形成了良性互动。”

早在项目主体工程刚开工,繁高农业合作社便开始了小白菜种植,而等到工程全部收尾,曾凡高已收获了一茬小白菜。

曾凡高说:“进入7月,天气高温多雨,露天蔬菜生产极不稳定,抓住这一个多月种一茬小白菜,每亩就能收2000多斤。”

曾凡高获得奖补,也履行了承诺——将收获的蔬菜优先供应给平价蔬菜超市,以平抑菜价。

在大家争相新建、扩建种植基地的时候,浉河区双井办事处豫丰专业合作社的胡修军看到了另一个商机。

“菜苗,新建成的基地种植蔬菜需要大量的菜苗。”胡修军说,“我们立即上马了联栋育苗温室项目,为其它的种植基地提供菜苗。”

“豫丰合作社的做法很好,这也是2016年扶持的项目之一。”邓明德说,“反过来看,如果没有他们来提供菜苗,很多种植基地要么自己育苗,要么从外地订购,增加成本是肯定的。”

豫丰合作社的育苗温室采取当下较为高效的空间分层利用方式,育苗棚内有3层育苗盘,根据需要自动升降苗盘以获得阳光。

“阳光、水分,都采用电脑控制自动配给。”豫丰合作社生产经理李艳龙说,“这种综合利用的方式,一亩地温室可以为120多亩菜地提供种植用苗,建成的这座温室将近1800平方米,基本可以保证400亩大棚的种植用苗。”

7月28日,记者在市物价办见到他们向市政府提供的2016年价格调节基金扶持项目进展情况汇报,这份截止日期为7月25日的汇报显示,2016年度扶持的15个种植、养殖项目,有13个项目工程建设超出预期,其中11个已基本完工。

“我市的蔬菜供应自给率很低,外地蔬菜生产稍有波动就会给我市蔬菜供应带来很大影响。”王伟说,“当务之急是扩大生产,市政府也把它列入‘十件实事’强力推进。从目前的情况看,进展非常好,很多基地工程一收尾就开始种植,已经开始增加市场供应了。”